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1篇
  199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在成因机制分析基础上,利用极限平衡方法对老林坪古崩滑体天然状态下及水库蓄水后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并对失稳所造成的危害程度进行了预测。这为藤子沟水库电站的设计方案选择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2.
1981年暴雨期四川盆地区岩质滑坡的发育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1年7至9月,四川省遭受了特大暴雨的袭击,使全省十八个地、市、州的九十多个县区发生了约六万处滑坡,其中规模较大的达四万七千多处。特别是在盆地北部边缘山区和中部丘陵区分布尤为密集,它们中断了交通,破坏了灌溉渠系、耕地和山林,毁坏房屋七万四千余间,使六万人无家可归。滑坡数量之多、发生时间的集中和造成灾害的严重程度都是历史上所罕见的。本文根据对龙泉山和川中丘陵区规模较大的四十个滑坡的现场调研资料,对此次暴雨期间盆地区岩质滑坡的主要特征和防治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