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在TNF的研究中寻找一种取代同位素标记的检测亲和力的方法。方法:表达及纯化GFP-TNF融合蛋白;鉴定GFP-TNF融合蛋白;用GFP-TNF与TNF做TNF受体的竞争结合分析。结果:GFP-TNF与TNF可竞争结合U937细胞表面的TNFR。结论:GFP-TNF有望取代125I-TNF在TNF的研究中作为检测亲和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2.
TNF-α作为一种重要的促炎症因子参与感染性炎症。目前,已有若干TNF拮抗剂在美国和欧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相似文献   
3.
我校同济医学院细胞因子研究取得重大突破:首次系统证实跨膜型肿瘤坏死因子具有杀瘤谱广、无副作用、安全性好等生物学作用特征,为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不久前,这一由免疫学教研室李卓娅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跨膜型及分泌型细胞因子转换机理及生物学特征”通过了专家鉴定,评审专家认为该项目研究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肿瘤坏死因子(TNFa)是具有免疫调节、杀伤或抑制肿瘤作用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细胞因子,它在体内有跨膜型(TM-TNFa)与分泌型(S-TNFa)两种形式.通过对这两型细胞因子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机制的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李卓娅教授等认为,同一细胞因子的跨膜型与分泌型可具有某些相同的生物学效应,但其作用特征与方式存在差异:跨膜型比分泌型细胞因子具有更广的杀瘤谱,主要引起靶细胞凋亡,其胞毒作用不受瘤细胞某些基因突变或异常表达的限制,副作用弱,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