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48篇
综合类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Sussex大学的化学家已把钇、钆和钐等稀土金属原子夹在两个碳原子环之间制成夹心结构的化合物.根据现已承认的化学键规则,这种化合物是不可能制成的.因此这种化合物的制成已向通常的化学键理论提出挑战,并致使化学家去重新考虑稀土元素形成键的方法. 1952年制成第一个夹心化合物二茂络铁,它由两个五角碳环之间夹一个铁原子构成.铁原子利用其一个内层电子与碳环键合,这个内层电子比较靠近铁的外层电子,因此可被吸引供作外加键电子.稀土元素能与碳环键合的外层电子太少,而内层电子得太深,不能参与键合,因此,理论上它们不能形成夹心结构分子.现在该大学的化学家利用稀十元素制成夹心化合物证明理论上可能有错误.他  相似文献   
2.
日本索尼公司已首先制成点-射式(Point-and-shoot)磁静止摄影彩色照相机Mavica。它看来象一只普通35毫米单镜头反射照相机,但可以在相机内旋转的小磁盘上记录50个影象,而且分辨率大大提高。Mavica的影象可显示在电视屏上或送入电话线。磁静止摄影中的一个困难步骤是怎样产生一个高质量的印相。其办法是在一条宽带上涂上交替的黄、深红、深蓝、黑色染料斑。染料是热敏的,带  相似文献   
3.
据西德《原子经济与原子技术》杂志报导,截止1984年底,世界上有26个国家(或地区)建成322座核电站,总装机容量为229819兆瓦(见附表);正在建造的有190座核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83437兆瓦;即将建造的有77座核电站,总装机容量为78608兆瓦。三项合计为589座核电站,总装机容量为  相似文献   
4.
1983年11月初,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受控热核装置Alcator C的劳孙参数nτ达到了8×10~(13)秒·厘米~(-3),首次超过劳孙判据(即热化氘氚等离子体中输出的聚变功率大于输入的加热功率的条件是离子密度n与能量约束时间τ的乘积须大于6×10~(-3)秒·厘米~(-3))。 Alcator C是一座紧凑的高场强托卡马克(其大、小半径分别为64厘米和16.5厘米,设计场强为  相似文献   
5.
非金属导电体英国科学家已发现了第一个非金属导电体,该导体在温度接近绝对零度(-273℃)时在二维空间中导电.利用这类“分子金属”可以缩减对贵重金属的需求,从而大大降低计算机中电磁元件的费用.因此世界上有很多研究者目前正在研究制造具有金属性质的非金属固体的方法. 至今大多数分子金属只在一个方向导电(由于  相似文献   
6.
睡眠的分子     
睡眠是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但人们却很少了解这种无意识的自然状态,也很少了解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我们入睡。巳往,研究者研究睡眠是观测脑电波发生了什么变化,并测量睡眠时人体功能的变化。现在他们已把注意力转向“睡眠分子”,即引起无意识状态的化学信号上。几年前法国科学家提出,当脑中释放5-羟色胺(5-HT)时可引起睡眠。三年前美国哈佛医学院从人尿中分离出一种促使慢波睡眠的物  相似文献   
7.
英国卢瑟福实验室已取得大量证据来反对自由夸克存在的理论. 自从第一次提出夸克作为物质的基本构成物以来,物理学家一直在寻找单夸克的证据,但均告无效.理论上认为夸克以三个一组束缚在一起或成夸克-反夸克对存在于质子、中子或π介子等亚原子粒子中.夸克具有电荷,为电子电荷e的分数.这使单夸克容易探测.但大多数寻找这种分数电荷的实验均未成功.一个显著的例外是斯坦福大学W.Fairbank组的实验.他们声称已测到一些微小的磁悬浮的超导铌球上的分数电荷1/3e.但其他组的测量并未观测到在铌或其他金属上有类似的效应.因此推测Fairbank组的结果可能是铌球拾取了钨底板(制备时用)的分数电荷所致. 卢瑟福实验室利用他们的磁悬浮装置和各种样品(包括铌球)作了350次试验,均未观测到任何  相似文献   
8.
生物学家久已想往能获得在活细胞内发生的过程(如疾病如何破坏细胞)的三维图象.用现有的技术(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进行这样仔细的检查是不可能的,但X射线全息照相术却有此可能. 这方面的两个新实验是:劳伦斯利物摩实验室  相似文献   
9.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聚变实验室宣布:1986年8月7日普林斯顿聚变器的等离子体温度达到2亿摄氏度,为太阳中心温度的10倍。这一温度的持续时间为0.3秒,在此期间有1×10~(16)个氢原子聚变,输出  相似文献   
10.
遗传工程技术最近已用来试图了解脑的信号传输系统。日本京都由Shosaku Numa领导的科研组已成功地建立了一种克隆分子,能用来测定一个细胞如何响应电信息。这种克隆分子是两类神经递质乙醯胆素受体中的第二类,即所谓蕈毒碱受体。神经细胞通过释放所谓神经递质的化学物质进行通讯联系。这种化学物质与相邻细胞膜中的特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