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0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壁冷式固定床测定了4种相同材质不同几何形状的负载型催化剂的传热参数,建立了二维拟均相模型,并以正交配置法对催化剂床层的径向有效导热系数和壁给热系数进行了求解。比较了催化剂几何形状的不同对于床层传热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前,由CO、CO_2和H_3合成甲醇反应的模式尚未能得出一致的观点。分歧主要在于合成过程中CO_2的作用。至七十年代中期,看法较为一致的模式为近年来,苏联学者采用动力学实验法和同位索示踪原子法对苏产CHM-1铜基催化剂进行研究,提出了另一种模式因而,为阐明甲醇合成反应模式,就必须阐明究竟甲醇是由CO、还是由CO_2 直接生成的。这不仅对于甲醇合成过程的优化,而且也对含CO_2工业废气的综合利用都是有意义的。本文在对国产C_(301)(Cu,ZnO和Al_2O_3组成)铜基催化剂进行动力学考察的基础上,研究CO_2在合成甲醇反应过程中的作用。实验压力5MP3,温度218—260℃,接触时间0.16—3.5秒,分别对仅含CO_2或CO和含CO、CO_2三种起始反应混合物气体进行了合成甲醇反应动力学行为的实验测定。结果表明:反应是一复杂的过程。对于含CO_2、H_2、Ar的混合物,由CO_2可以直接合成甲醇, 对含CO、H_2和Ar的混合物,甲醇由CO直接合成;而对既含CO_2又含CO 的混合物,甲醇同时由CO和CO_2合成。  相似文献   
3.
采用正交配置法计算了CO和CO_2加氢合成甲醇平行反应的效率因子,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计算方法有效、迅速。  相似文献   
4.
根据多孔催化剂内进行多组分扩散过程的特征,提出了计算氨合成催化剂内表面利用率的多组分扩散模型,並将由此模型求得的数值解与作者前此建立的关键单组分扩散模型的数值解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颗粒催化剂实验室筛选及考评装置设计的原则,给出了新型环柱状所相乙烯氧乙酰人催化剂考评实例。所采用的U型管式反应器基本实现床层内等温操作,用于筛选新型颗粒催化剂有较强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6.
FBD变换催化剂反应动力学Ⅰ.本征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低温活性好、抗硫能力强、机械强度高、热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的FBD变换催化剂进行了本征动力学研究.采用等温积分反应器,在300~460°C、0.8~2.8 MPa、空速7 000~9 000h-1的条件下,测定了反应器出口气相各组分浓度.建立了幂指数形式的动力学方程,获得了反应的活化能及指前因子,该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7.
《无机化工反应工程》是化工部委托我院主编的无机化工专业理论课的统编教材。这是一本以无机化工生产为背景的化学反应工程学的教材,它既要阐述化学反应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又要紧密联系无机化工的生产实际。  相似文献   
8.
以甲醇裂解和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作为平行的独立反应,CO、CO2为关键组分,建立了甲醇催化重整制氢反应器的二维数学模型,用正交配置法计算了催化床内各组分浓度及床层温度随径向和轴向的分布。考察了反应管管径变化对反应器性能的影响。在整个床层催化剂装填量及反应操作条件均不变的情况下,反应管管径增加,催化床层的出口温度降低,径向温差加大,氢气的时空产率略有降低,但所需的反应管根数迅速减少。  相似文献   
9.
采用气体间接物理吸收技术,在453~534K、0.5~5MPa的实验条件下,测定了甲醇合成气中H2、CO、CO2在三二醇二甲醚溶剂中的溶解特性并与甲醇在相同溶剂中的溶解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随温度增加,H2溶解度增加,而CO、CO2则降低;在实验范围内,三种气体的溶解比较。结果表明:随温度增加,H2溶解度增加,而CO、CO2则降低;在实验范围内,三种气体的溶解过程均符合享利定律。该溶剂对醇具有很  相似文献   
10.
采用动态法 ,在单颗粒线反应器中对 A30 1氨合成催化剂的曲折因子进行了测定。由自行开发的计算机采样系统自动分析脉冲 -应答曲线 ,通过参数估值得到颗粒内的有效扩散系数 ,从而得出催化剂的曲折因子。经测定 ,A30 1催化剂的曲折因子为 3.2 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