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基于对“97'中国·张家港高新技术成果发布暨转让洽谈会”的实地考察和事后跟踪,深感我国高新技术无论就其发育方向,还是其成果形态、交易方式均存在着“贵族化”走向。“贵族化”走向的存在为技术市场的运作、高科技成果转让增加了巨大的“交易费用”,给我国高新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设置了巨大障碍。本文在力陈“贵族化”走向表现形式及对此给出因果解释基础上提出了具体对策,并着重强调了政府“制度安排”的必要性,其主要内容包括:(一)利用高新技术开发高科技“第二产业”;(二)利用既有的专业技术公司发展高科技“第三产业”,建立起制度化的技术市场;(三)推广“定单制”形式,由企业界向科技界提交“技术定界”;(四)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制定行之有效的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2.
友情、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一个重要的情结,也是文学艺术中一个永久性的主题.友情是与人类历史发展中最原始的生活方式和生命体验联系在一起的.当人类意识到在社会生活中与同类间存在着一种互相依赖、密不可分的关系时,人际交往就形成了.  相似文献   
3.
论R&D(研究与发展)的企业内部化进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克  刘立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13(2):29-32,41
  相似文献   
4.
技术的社会批判与马克思对工业革命的哲学审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曹克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20(8):71-75,87
马克思哲学批判所蕴含的对技术事物的思考和分析,不仅是方法论逐渐取向现实的产物,同时也是与其不断关注工业革命的时代特征,它的影响和意义密切相关,技术因素表现在工业生产、劳动以及机器运用方式中的性质,是与马克思阐述工业生产方式的历史内涵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这也使他的技术思想具有了社会历史批判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本主要以罗蒙诺索夫的原因-微粒说为线索,对其思想的形成及在理论化学研究上的应用进行了描述,旨在展现这一学说的基本内容和理论意义,同时也在方法论上给予了简评。  相似文献   
6.
变化和发展中的技术哲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曹克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16(6):19-23,49
本文以历史发展为线索,考察了自19世纪以来西方技术哲学思想变化的主要内容及一般特征,旨在说明随着技术系统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力日益增强,技术的哲学反思也日显必要的技术哲学无论在其研究对象的广度与深度上,还是自身专业发展方面,都会有广阔的前景。它的发展正预示着一个“思考技术”的时代的来临。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哲学与马克思的技术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克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19(3):44-48,96
马克思没有把技术作为直接的研究对象,但他以实践为基点的哲学思考,却使技术与社会历史紧密地关联起来,从主题上说,马克思的技术哲学是技术的社会批判,它有两个部分组成,一是以事实为逻辑的建立在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变革基础上的历史批判;二是由技术异化方式所反映的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这两种技术的思考方式是与他对历史的哲学思考相一致的,因而有必要在其方法论的背景下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8.
新型制造业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传统的制造业相比,新型制造业在生产的理念以及增长方式上都有所不同.本文针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取向要求,就大力推进新型制造业的必要性以及新型制造业与和谐社会之构建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简要阐述,认为两者不仅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而且也是我们必须做出的一种选择,它们之间的相关互动过程将有助于使社会步入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9.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