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1
1.
相互作用心理语言理论与英语阅读教学徐晓晴近几十年来,国外第二语言阅读教学深受第一语言阅读理论的影响,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八十年代Rumelhart的相互作用心理语言理论尤其令人注目,它提出了早期“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这两个阅读模式的不足,将它们有...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婴儿出生后就会发出声音,6个月左右便会“嗯”、“啊”咯咯笑地和大人交流,一岁左右会说出单词和词组,18个月会说出许多短语和短句,3岁时,他们能说出越来越复杂的句子,与身边的人进行有意义的谈话。到学龄时,他们已经会流利地使用语言表达他们的思想,并且知道怎样表达。为什么这么小的幼儿会将词放在一起说出有意义的话语呢?是什么促使他们说出越来越复杂的并且合乎语法的句子呢?是因为他们学习模仿他们周围成人的语言,还是因为他们天生就具有特殊的语言能力呢? 一般说来,对语言能力的获得有两种解释:先天获得和后天习得。前者是由以Chomsky为首的先天论学派所倡导的,而后者是受传统行为主义学派所支持的。这两种学派的理论虽然都各自说出了自己的理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文学批评在审视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时,往往从主人公保罗在其成长过程中同其母亲葛楚德之间超乎正常阈限的亲情关系切入,将小说析介为诠释和确证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范例。本文变换视角,把父亲瓦尔特·莫雷尔的悲剧性命运同西方社会的工业化进程联系起来加以分析,指出“正是资本主义工业化和非人的劳力条件、生活状况扭曲了他的精神世界,破坏了他的家庭和谐,摧残了他身心两方面的健康”,认为该小说的意义不仅在于对个人进行精神分析,更重要的是从人的精神困境中寻找社会方面的原因。因此,《儿子与情人》除了个人性的心理学主题之外,还有着深刻的社会批判主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