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了防止MIPv6中蠕虫的传播,基于MIPv6网络环境,提出一种新型的蠕虫MIPv6-Worm和MIPv6节点接触频率的计算方法,对MIPv6网络中蠕虫的传播策略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建立了MIPv6网络蠕虫传播模型--MWM.仿真结果显示:MIPv6-Worm在MIPv6网络中传播的初期,在117 s时达到传播的顶峰,在传播后期所有节点最终都转为免疫状态;MIPv6-Worm传播概率与节点通信半径、易感节点分布密度、节点运动速度均成正比.该模型较好地模拟MIPv6网络中蠕虫的传播规律,为采取有效措施防止MIPv6中蠕虫的大范围传播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徐延贵  郑鹏翱  甘泉  李向春 《系统仿真学报》2011,23(12):2654-2658,2670
基于无线网络环境提出了移动节点接触频率的计算方法,对无线蠕虫的传播原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针对节点的移动性构建了简单无线网络蠕虫传播模型(SWM)。此模型较好地显示了节点通信半径、易感节点分布密度和节点运动速度等参数对蠕虫传播的影响。仿真实验结果证明了SWM模型理论与无线网络中预测命题的一致性。该模型精确地模拟了无线网络中蠕虫的传播规律,为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无线蠕虫的大范围传播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