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鉴定控制谷子抽穗的关键基因,通过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yl sulfonate,EMS)诱变谷子参考基因组测序品种豫谷1号,获得遗传稳定的谷子超早抽穗突变体jt1242-14b.与豫谷1号相比,jt1242-14b抽穗期明显提前,茎秆变细,叶片变窄、变短.遗传分析表明,突变性状受隐性单基因控制.以SSR41(父本)、jt1242-14b(母本)和F2群体进行突变基因定位,结果表明,该基因位于第9号染色体,在分子标记In4746和In9-11之间的4 447 kb之内.进一步测序比对分析发现突变位点位于PHYB基因内部,因此,PHYB很可能是该早熟突变体的目标基因.本研究为谷子早抽穗基因克隆及PHYB基因功能研究提供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2.
以豫谷1号为实验材料,研究化学杀雄剂杀雄嗪酸(2-(4-氯苯基)-3-乙基-2,5-二氢-5-氧哒嗪-4-羧酸,SQ-1)对谷子幼穗5个典型生理生化指标——丙二醛(MDA)含量、电导率(EC)、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使用SQ-1处理后的幼穗EC第1天达到峰值,随后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MDA含量波动幅度较小,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第5天达到最大值;SOD活性呈现先降低后上升再降低的趋势,第4天达到最高点;POD活性呈现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第7天达到最大值;CAT活性第5天有小幅度下降,总体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本研究为后续探究SQ-1导致谷子不育的分子机理提供数据支持,也为今后谷子杂交育种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