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2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的传统教学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往往忽视各实验间的联系,且缺乏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项目.本课题在前期教学基础上,整合了实验教学内容、重构了实验教学体系.将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分设为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三部分.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和探索能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数学素质的基本特征:数学水平、数学能力、数学思维、数学品质。给出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何进行素质教育以及如何进行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3.
利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分带技术,分析了鲁西黄牛的核型、G-带、C-带和银染核仁组织者.结果表明:鲁西黄牛二倍体染色体2N=60XY,常染色体58,全部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性染色体X为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Y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中期分裂相显示染色体G-带292条,常染色体着丝粒区全部显示阳性C-带,银染核仁组织者出现5对,分布于第2、3、4、11和26对染色体端部.  相似文献   
4.
以大白鼠作为实验动物,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节气中,分别观察了脑电图、心电图和心率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四节气中,脑电图和心电图的变化节律,基本遵循着中医学认为的人体生理活动与四时的关系即“和于阴阳、调于四时”。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PDHc)的组成、结构功能、调控机制、缺陷疾病及在医学和农业中的应用.丙酸酸脱氢酶系是定位在线粒体中的多酶复合体,它是由丙酮酸脱氢酶(E1)、二氢硫辛酸乙酰转移酶(E2)、二氢硫辛酸脱氢酶(E3)和一些辅助因子组成.高等生物中PDHc活性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对其E1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来实现的,而细菌的PDHc的活性主要是通过别构效应来调节,PDHc缺陷导致代谢障碍,组织受损.  相似文献   
6.
Fe-S簇可参与电子传递和基因调节等过程.实验以嗜热菌Thermus thermophilus HB8基因组为模板,通过PCR扩增获得Fe-S簇ISC系统生物合成途径中的IscA和IscU基因,并克隆连接到表达载体pET-28a(+)上.重组质粒转化E.coli Rosetta(DE3)进行表达,用亲和层析纯化得到浓度和纯度都较高的IscA和IscU蛋白.SDS-PAGE分析,证实其分子量大小分别为13.7KD和14.8KD.实验确定IscA是单聚体,IscA上能形成铁硫簇,IscU上不能形成铁硫簇.在厌氧条件下,RNA的量能提高1.5倍,但是IscA和IscU的表达量都会降低,说明厌氧对这两个基因有损伤.  相似文献   
7.
为遏制棕壤沙化,提升棕壤质量,实现秸秆循环利用,选择辽宁地区典型沙化棕壤实施秸秆粉碎还田、生物炭还田、牛粪还田,以探究这3种秸秆还田方式对棕壤性状和磷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粉碎还田和牛粪还田后土壤容重显著减小,生物炭还田后土壤pH显著降低,牛粪还田能显著增加土壤水分含量和中性磷酸酶活性(soil neutral phosphatase activity,SNP)。秸秆粉碎还田对土壤磷组分影响不显著,生物炭还田使土壤总磷(total phosphorus,TP)和微生物生物量磷(microbial biomass phosphorus,MBP)分别显著增加了23%和50%,牛粪还田使土壤TP、有效磷(available phosphorus,AP)和MBP分别显著增加了31%,98%和57%。土壤AP与TP,MBP线性正相关,MBP与TP线性正相关。土壤水分含量和pH与磷组分相关关系显著。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TP的方差解释量最大,土壤水分含量对AP的方差解释量最大,而土壤pH对MBP的方差解释量最大。牛粪和生物炭还田是短期内改善土质和增加土壤磷肥力的有效手段,而秸秆粉碎还田则可能是长期...  相似文献   
8.
铁硫簇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中,参与电子传递、底物结合和激活、基因表达和调控等重要功能.本文利用嗜热菌Thermus thermophilus HB8研究铁硫簇合成SUF系统中的三个关键蛋白SufB、SufC、SufD.以HB8的基因组为模板,通过PCR技术获得其sufB、sufC、sufD三个基因,随后构建了蛋白表达载体sufB-pET28a(+)、sufC-pET28a(+)、sufD-pGEX-6P-1,将其转入大肠杆菌Rosetta(DE3)进行蛋白表达,再利用亲和层析与凝胶过滤层析进行蛋白纯化.随后对SufB、SufC、SufD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证明SufC对ATP具有亲和性,其亲和常数为15.2μmol/L;证明SufB与SufC在体外具有相互作用,并得到了复合体SufBC,为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分别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十二个时辰中,系统地观察了血浆cAMP和cGMP含量以及血液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计数变化,结果表明,它们在十二个时辰中,均反映出阴阳对立和消长的变化规律,在探索“阴阳学说”物质基础的理论和临床上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利用含15%和35%乙醇的水溶液作为雄性大鼠的饮用水,观察了乙醇对雄性性器官及血清睾酮和血浆c AMP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醇对附睾重及血清睾酮水平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血清睾酮水平的抑制作用存在剂量依赖关系。同时,血浆cAMP水平也受到抑制,但不存在剂量依赖关系。实验结果提示,乙醇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睾酮水平而实现对附睾的抑制作用,而乙醇通过抑制cAMP可能是导致血清睾酮水平下降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