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割离井法渗流模型的解析解已经求得,其解析解虽然比较精确,但是解析解表达式过于复杂、计算难度很大,不便于在实际中应用,因而影响了割离井渗流模型的应用和割离井法的推广。笔者以无上、下补给、井内定水位、均质含水层中的割离井渗流模型为例,详细给出了求解割离井渗流模型数值解有限差分格式的建立,用追赶法对其进行求解,并把求得的数值解与解析解比较,进行了误差分析。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均质含水层中的割离井渗流模型的井的出水量公式,引进相应的理论曲线(井流函数)。该函数是一个仅与相对井径有关的函数。分析割离井法的井流函数的性质发现,井流函数可以简化,从而将雅各布直线图解法引入割离井法中反求水文地质参数;其步骤与常用雅各布直线图解法步骤相似;最后用实例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三个算例的讨论,指出在参数识别方程组系数矩阵的条件数较大的情况下,当建模原始数据具有系统误差时,方程组并不呈现出病态;在个别原始数据具有误差时,方程组会出现病态,据此对建立的灰色系统模型,进行参数识别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井间地震层析成像是井间地震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地面地震勘探特别是在海上地震勘探中,斜井居多,因此,文章针对斜井层析成像的特点,先介绍了旅行时层析反演的基本原理,再根据Lanczos方法和QR分解算法详细推导了带阻尼的LSQR反演方法,且将此方法应用于二维斜井地震初至波走时层析成像中,用两个不同的斜井模型对算法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旅行时线性插值射线追踪的正演方法与带阻尼的LSQR反演技术得到的速度模型较好地反应了理论模型,说明了此算法在二维斜井地震层析成像应用中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为实际地震勘探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方便准确地利用非稳定流抽水资料确定含水层参数,根据目标函数最优值存在的条件,将最优化问题转化为一个一元非线性方程的求解问题.采用常用、简单、容易实现的二分法求其根,进而由求解结果求出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该方法克服了各种传统优化方法原理抽象、步骤繁杂及数值计算量大的缺点.最后通过实例分析发现,用该方法计算得到的水文地质参数与实测值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6.
利用抽水资料确定含水层参数的二分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方便准确地利用非稳定流抽水资料确定含水层参数,根据目标函数最优值存在的条件,将最优化问题转化为一个一元非线性方程的求解问题.采用常用、简单、容易实现的二分法求其根,进而由求解结果求出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该方法克服了各种传统优化方法原理抽象、步骤繁杂及数值计算量大的缺点.最后通过实例分析发现,用该方法计算得到的水文地质参数与实测值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从盐湖卤水中提锂工艺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属锂及其化合物在能源和新材料方面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盐湖卤水提锂将成为21世纪锂盐生产的主攻方向。本文综合分析了国内外盐湖卤水提锂的工艺技术,提出了盐湖卤水提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利用改进SA算法估计河流水质参数的仿真实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郭建青  李彦  王洪胜  马健 《系统仿真学报》2003,15(12):1750-1752,1762
将改进模拟退火法应用于求解分析河流水团示踪试验数据,确定河流水质参数的函数优化问题。针对标准SA算法收敛速度缓慢的弱点,采取了增加附加约束条件、设置内阈值提前降温和增加记忆功能等措施对算法进行了改进。仿真实验结果表明:1)改进措施能够明显地提高算法收敛速度,并可得到满意的参数计算结果;2)内循环次数不会对外循环次数产生明显的影响;3)内阈值的设置对算法的收敛速度影响非常明显,当其值与外阈值接近或相等时,算法的收敛性最佳:4)在研究的具体问题情况下,降温指数不宜过大,其在0.4—0.65之间取值为宜。  相似文献   
9.
将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应用于求解分析瞬时投放示踪剂情况下的一维河流水团示踪试验数据,以及确定河流水质参数的函数优化问题。分别就粒子数目和待估水质参数的初始取值范围对算法运算过程的影响进行了数值实验。结果表明:①PSO算法能够有效地应用于求解分析河流水质试验数据,确定水质参数的函数优化问题;②粒子数目的多少对迭代次数、运算时间和算法是否收敛有一定的影响,在粒子数目较大的情况下,可以保证运算过程收敛;③待估参数初始猜测值的选取范围对迭代次数也有一定的影响,选取范围越大,需要的迭代次数越多。最后,指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差异演化-粒子群混合优化算法是利用差异演化算法变异粒子个体的历史最优位置,保持种群多样性,与粒子群优化算法相结合的一种混合优化算法。应用差异演化-粒子群混合优化算法分析直线供水边界含水层抽水试验数据确定含水层参数,并将该算法所得计算结果与其他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待估参数的不同取值范围对参数估计的影响,发现差异演化-粒子群混合优化算法能够有效地确定含水层参数,且目标函数值更小,计算精度更高,可达到1.673 1×10~(-6);待估参数范围的增大对差异演化-粒子群混合优化算法的收敛性影响较小,当待估参数取值范围的上限扩大到原来的14倍时,收敛率高达97%,且得到目标函数值基本一致,由此可知,差异演化-粒子群混合优化算法对初值选取的敏感性低,寻优能力强,稳定性好。数值实验结果表明:差异演化-粒子群混合优化算法有效地避免了粒子群优化算法所出现的早熟现象,是分析抽水试验数据,确定含水层参数和计算观测孔与虚拟映射井之间距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