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综合类   98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用Si(Li)探测器测量了能量为5~2keV的电子碰撞Ag的L壳总平均电离截面;用Monte Carlo方法计算的电子反射能谱,修正了来自衬底的反射电子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作者对实验结果与Cryzinski的理论计算结果进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3.
叶开其  吴英  张红雨  叶玲  于景生  杨光第  王悦 《科学通报》2004,49(20):2053-2056
合成了1,2-二(2-吡啶甲酰胺基)苯铜(Cu(bpb))配合物, 以该配合物为基本构筑基元(building block), 通过分子间配位键及氢键相互作用形成了超分子配位聚合物. 用X射线单晶衍射的方法获得了配位聚合物的单晶结构, 单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 在Cu(bpb)晶体中由于分子间一维无限伸展的弱配位键相互作用, 形成了一维分子柱(molecular column), 许多一维分子柱沿同一方向取向、排列构成三维网络晶体, 分子柱之间有氢键相连, 这些氢键沿晶体学bc平面无限伸展. 以Cu(bpb)为构筑基元, 通过分子间一维配位键作用结合二维氢键作用, 形成了超分子配位聚合物.  相似文献   
4.
作者使用^241Amα标准源与卢瑟福背散射相结合的方法,对四川大学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的2.5MeV静电加速器进行了能量刻度,并利用卢瑟福背散射方法测量了一系列A1衬底金属薄靶的厚度,所测结果与称重法进行了比较,作者将卢瑟福背散射方法所测厚度值运用到电子碰撞引起原子内壳层电离截面的测量工作中,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对大乙烯供电系统进行分析,研究10kV大容量电动机启动过程供电系统各点电压变化.依据电力系统理论,建立动态模型,模拟不同启动方式,对系统各点电压值检测,分析得出设计合理,电动机启动方式能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6.
羰基钴催化乙基迁移反应机理的从头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鸣  徐振锋  冯文林 《科学通报》2000,45(3):269-272
采用有效核势能进行(ECP)从头算方法,研究了羰基钴催化的氢化反应循环中的乙基迁移反应机理,在HF/LANL2DZ水平优化得到了反应基态势能面的反应物,过渡态和产物的几何构型、对反应位能剖面的各驻点进行了MP2/LANL2DZ/LANL2DZ相关能校准和零点能校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乙基迁移反应是经过一个三元环过渡态而进行的,反应位垒力28.89kJ/mol(MP2/LANL2DZ/LANL2DZ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电压等级、供电区域对临汾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及改造建议,进一步加强了临汾电网结构,明显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能力.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档案服务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英 《科技信息》2010,(31):190-190
本文通过分析新形势对高职院校档案服务的挑战,从三个方面入手进行改革服务创新:一是服务内容的创新,从档案数量要求向质量要求转变;二是实现档案工作服务方式的突破,实现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由滞后服务向超前服务,由单一服务向多元服务的转变。三是服务手段的创新,由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向现代化管理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利用热红外数据,通过地表温度遥感监测土壤水分的方法及其原理.对影像经过一系列预处理工作之后,将图像亮度值D N(TM6)转换为地表温度,利用实时的土壤含水量与地表温度进行相关分析,发现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通过回归分析,初步建立了二者关系的数学模型.基于上述数学模型和地表温度的数字图象,可以得到土壤水分的等级图.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