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王元骧先生认为,审美(艺术)形而上学作为柏拉图、康德美学及浪漫主义诗学的历史遗产,对抵制科技理性及消费主义对人的异化和物化,发挥审美艺术的终极关怀功效,提升人的精神生活品质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有重大意义,因此他认为尼采晚年对其处女作《悲剧的诞生》中所高扬的审美形而上学的抛弃是一种倒退。这一观点值得商榷,因为他忽略了尼采晚年思想转变的深层原因和重大意义。尼采在其学术生命的最后两年中,诞生了彻底反形而上学的谱系学方法论,面向未来开启了哲学及美学身体转向的大门。  相似文献   
2.
从学术谱系上看,梁启超美学思想的发生,迥异于王国维、蔡元培等人,并非采补自西方近现代美学,而是出自其对清末以来儒家静坐养心法的不断淬沥:从1891年康有为《长兴学记》中的“慎独”与“主静”,到1897年《湖南时务学堂学约》中对静养法中“纵其心”途径的标举,再到1899年《惟心》篇中由“纵其心”途径而生的“心境论”或“境界说”,进而到1905年《德育鉴》以“主观”或“静观”作为对儒家静坐养心法的发明和“纵其心”途径的方法论提升,梁启超早期的美学思想萌芽不断生发,最终产生了其在20世纪20年代标举的“趣味主义”美学思想的主要内涵。这一谱系关联表明,梁氏高度强调道德与审美之间的连续性,一反康德的区分性传统,从而使其美学思想在中国现代美学家中具有鲜明的本土特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