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孟子"好辩"是历史所公认的,但对孟子"好辩",流行的看法蔽于孟子言语的机巧,或心思的诡诈,抑或生性的争强好胜,与孟子"好辩"意涵不相切合。孟子曾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孟子为何要这样说,其间的隐情是什么?这一问题不仅直接关涉到孔孟学派在当时及后世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牵连到当时的社会现实以及"三圣"之后的文化走向。因此有必要对此作一个探析。本文从客观的历史条件、百家争鸣的学术生态以及孟子对自己的期许进行分析,梳理出孟子不得不辩的内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