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为解决室内照明调光控制系统中,放置在工作面上的照度传感器易受办公物品、人体活动等遮挡,从而不能使系统准确调光的问题,基于墙面与工作面照度的比例关系模型,提出了室内照度变化传递比的概念以及由墙面设置照度传感器替代工作面照度传感器的方法.该方法的关键是确定当光通量变化时,墙面垂直照度与工作面水平照度间的照度变化传递比.笔者通过仿真和实验手段研究了传感器在墙面上布置时,传感器与被调光源的方位关系对照度变化传递比的影响,得出了适用于办公和阅览场所调光系统照度传递比的两个约束条件.满足该约束条件即可获得室内墙面传感器的有效放置位置及所需数量.通过墙面照度传感器设置方法在教室照明调光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某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地处黄河冲积平原,飞行区部分区域为水库区,兼有粉砂土和淤泥质土,以其作为路基填料时会遇到路基沉降变形,填土难以压实的情况,使飞机运行存在安全隐患。地基处理设计前,根据地形地貌、工程特点与工期要求,主要选用强夯法进行地基处理。本文就强夯法在跑道地基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3.
钙质砂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由于其特殊成因,钙质砂具有孔隙特征。为了深入研究粒径、含水率及剪切速率对钙质砂强度及颗粒破碎特性的影响,本文在不同粒径、含水率和剪切速率等因素下对钙质砂进行直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 钙质砂的抗剪强度与内摩擦角与粒径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小粒径(<1.0 mm)情况下,粒径和竖向压力不再是影响颗粒破碎的主要因素,大粒径(>1.0 mm)情况下, 颗粒破碎程度出现剧增现象,粒间咬合和约束的存在是此现象的主要原因。(2)粒间水膜和颗粒损伤的存在,导致钙质砂的内摩擦角随着含水率的升高逐渐减小,含水率和内摩擦角之间呈指数函数关系。相对破碎随着含水率的升高先减小后增大。(3)颗粒在剪切过程中存在翻滚现象,但过大的剪切速率会使得颗粒直接从中间位置剪切,钙质砂的内摩擦角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现象,相对破碎则是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海绵城市管网顶管施工过程中时常临近既有桥梁,为分析研究顶管施工对既有桥梁的影响,在现场调查及分析勘察设计资料的基础上,分别基于理论分析及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了顶管施工引起地表及既有桥梁附近土体的变形规律,并给出了具体的安全保护方案。研究结果表明,顶管施工对地面沉降的影响明显大于横向位移,非加固区设置应力及变形隔离墙后顶管施工对北新河桥桥台变形基本没有影响。研究结果和方法为类似的顶管工程施工提供了参考,具有实际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