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12篇
教育与普及   25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29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的模糊似然函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糊似然函数是刻画两个模糊集之间相似程度的重要工具,众多学者给出了多种形式的计算方法,但由于实际问题的复杂性,有些方法在某些情况下会产生违反直觉的结论.首先就闫德勤在2001年建议的方法进行讨论,然后证明了一个引理,提出一种新的模糊似然函数,其本质是由模糊集合间l^p距离导出的贴近度.与相关公式比较,发现它们能导出相同的模糊熵,最后给出一个它在模式识别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2.
以葡萄糖母液为原料,分别对采用氨水,碱和铵盐为催化剂生产食用焦糖色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以氨水为催化剂,产率高达75%,反应速度快,以碱作为催化剂,产率为70%,产品质量好。  相似文献   
3.
4.
5.
自然条件下沥青路面结构的温度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笔者曾提高的路面计算方法,对半则性基层沥青路面温度场温度场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外界气候条件、路面材料的热工性能与路面结构的温度分布和温度速率之间的内在关系。并从有利于沥青路面低温抗裂的角度,对路面结构材料等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路面温度越低、降温速率越大、低温时间越长,则沥青路面开裂的可能性越大。采用中粒式或粗粒式沥青混凝土比采用细粗式沥青混凝土作面层材料要好  相似文献   
6.
将单输入单输出非最小相位离散时间系统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的新方法,推广到多变量场合。讨论了如何避免了不稳定的零极点对消及如何将扰动的作用与对象的输出进行解触耦的计算机仿真结果说明了推广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文中对梯形单元法作了改进,提出了一种计算转子惯性张量的多边形节点分析法,对于任意形状的旋成体,只须标出子午截面上节点的座标和材料密度,即可由文中编制的微机程序算出系统的总质量,形心位置和惯性张量。  相似文献   
8.
以DHP为原料,通过在锌介入下水相中的烯丙基化反应,合成目标产物6 甲基 6 苯基 7 烯 1,5 辛二醇.产物结构经核磁共振光谱、红外光谱和质谱得到了证实.  相似文献   
9.
为了充分利用数据信息进而提高分类正确率,提出一种证据神经网络的分类器,并据此构造了多分类器系统。首先将训练数据中的含混数据视为新类别——混合类,将原始的训练数据重组成含有混合类的训练数据,然后使用证据神经网络分类器系统用重组后含混合类的训练数据进行训练,对分类输出进行证据建模,并使用多种不同的证据组合规则实现多分类器融合。采用人工数据集和UCI数据集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采用神经网络的多分类器系统相比,采用证据神经网络的多分类器系统能有效提高分类正确率;在数据集Magic 04和Waveform2上,采用提出的多分类器系统比采用投票法的神经网络多分类器系统的分类正确率分别提高了6%和10%左右。  相似文献   
10.
南黄海现代沉积环境及动力沉积体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石学法 《科学通报》2001,46(Z1):1-6
基于南黄海600多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研究和对前人大量沉积学资料及水文学资料的分析, 阐述了南黄海现代沉积环境和动力沉积体系特征, 对存在广泛争议的泥质沉积物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 南黄海陆架可分为弱动力(低能)沉积环境和强动力(高能)环境, 低能沉积环境进一步划分为气旋型和反气旋型涡旋两种环境;高能环境则分为高能沉积环境和高能侵蚀环境. 陆架低能环境发育了泥质沉积体系. 在南黄海中部, 受海域中尺度气旋型涡旋(冷涡)的控制, 发育了冷涡泥质沉积体系, 而在南黄海东南部受反气旋型涡旋(暖涡)控制则形成了反气旋型涡旋泥质沉积体系(暖涡沉积). 二者在粒度、沉积速率、沉积厚度和矿物学特征上有明显区别. 陆架高能沉积环境发育了砂质沉积, 集中分布在南黄海的西部、南部及东北部海区, 在高能侵蚀环境区分布着大量砂岩砾石. 高能沉积环境中原有的细粒物质(黏土、细粉砂等)逐渐被悬浮、搬运至低能区沉积. 还建立了气旋型涡旋和反气旋型涡旋泥质沉积作用模式, 对南黄海泥质沉积体系的成因给出了系统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