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通过监测急性中型颅脑损伤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 ICP)的变化和检测外周血凝血功能参数的变化,探索颅脑损伤后颅内压同凝血功能参数关系,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诊治和病情判断提供相关理论依据.方法 颅脑损伤患者42例,均为受伤后12 h内入院、诊断为中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文献按ICP大小,将患者分为:ICP正常组(6~15 mmHg)、ICP轻度增高组(15~20 mmHg)、ICP中度增高组(20-40 mmHg).以我院健康体检者17例为对照组.检测患者外周血凝血功能参数,ICP监测仪监测中型颅脑损伤患者ICP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ICP正常组、轻度及中度增高组患者外周血PT(凝血酶凝固时间)延长(P<0.05或P<0.01),ICP轻度和中度增高组外周血APTT(部分凝血酶时间)和D-D(D-二聚体)水平上升(P<0.05或P<0.01),ICP中度增高组患者外周血TT(凝血酶凝固时间)水平增高(P<0.05),ICP正常组、轻度和中度增高组Fg(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P<0.05或P<0.01);与ICP正常组比较,ICP中度增高组患者外周血PT、APTT时间及D-D水平增大(P<0.05).结论 急性中型颅脑损伤后可出现凝血功能的异常,随着ICP的升高凝血功能异常更加明显,因此,凝血功能参数指标的变化与ICP变化有相关性,可以提示颅脑外伤患者病情变化,为临床颅脑损伤患者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