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建立了一种稳定高效、方便快捷、低成本且环保的水中烷基汞富集方法。方法以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溶液为改性剂对C18固相萃取膜进行改性,用于水中烷基汞的快速富集。由于采用的C18固相萃取膜粒径小、比表面积小、平衡时间短,所以在10 min之内即可富集1 L水样,可达到现行国标巯基棉富集法及研究较多的固相萃取小柱法十倍以上的速度。在富集倍数为100倍时,加标回收率为甲基汞75.3?Ee7.76%、乙基汞83.0?Ee9.08%。回收率相对标准偏差为甲基汞5.2%,乙基汞5.5%。  相似文献   
2.
成功合成了新型单体3,5-二溴苯甲酸(1-苯乙基)酯(RO),其收率高达86%.以R0和1,3,5-三[(4-乙炔基)苯基]苯为单体,采用Sonogashira偶联反应,首次成功制备了含苯乙酯基共轭微孔聚合物(CMP-E),其收率为78%.采用核磁氢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全自动气体吸附分析、扫描电镜和热失重分析等测试...  相似文献   
3.
结合应变硬化定律和连续损伤力学,提出了一种考虑蠕变3阶段的本构模型,对650℃下的哈氏合金X的CT试样进行了裂纹扩展有限元模拟分析.对比分析了不同蠕变阶段对纯蠕变裂纹扩展的影响,使用考虑蠕变3个阶段的本构模型进行了蠕变-疲劳裂纹扩展模拟,讨论了载荷幅值、载荷比和保载时间对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并分析了每种载荷条件对裂纹扩展期间损伤积累的贡献.结果表明:纯蠕变裂纹扩展模拟结果中,考虑所有蠕变阶段的本构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性最高.载荷从5 k N增加到7 k N,考虑蠕变第Ⅰ、Ⅱ阶段的裂纹扩展速率平均预测差异由0.57增至0.61,考虑蠕变第Ⅱ阶段和考虑蠕变第Ⅱ、Ⅲ阶段分别由0.67减至0.64、由0.16减至0.07.蠕变-疲劳裂纹扩展模拟结果显示,随着载荷幅值从5 k N增大至7 k N,载荷比从0.01增至0.50,裂纹扩展速率前者增大、后者减小,da/dt-Ct,avg曲线斜率基本不变,同时蠕变损伤占比增大,疲劳和交互损伤占比减小,各加载情况结果的蠕变损伤均占主导,其次为交互损伤,疲劳损伤占比最小.随保载时间从1 s增加到1 800 s,循环相关的裂纹扩展...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地铁列车耐撞性,降低碰撞姿态造成的二次损伤,提出一种控制列车碰撞姿态的辅助保护装置(抱轨装置)。首先,设计抱轨装置的几何结构并定义抱轨装置的力学特性,采用动力学方法建立8编组地铁列车的碰撞模型;其次,结合实验验证仿真模型的准确性,研究抱轨装置对列车碰撞姿态的影响;再次,提出3种不同的抱轨装置安装方案,对比分析得到经济且有效的方案;最后,基于EN15227:2008标准对方案进行耐撞性评估,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对抱轨装置的设计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当钩状抱轨装置安装在车体质心正下方时,在满足控制列车碰撞姿态的要求的前提下,可以不占用车体太大的空间,满足EN15227:2008中耐撞性考核指标,是经济且有效的方案;当距离车体质心的纵向相对位移dinstall=10 000 mm,抱轨装置静止阶段距离x1=9.47 mm,抱轨装置线性阶段刚度k1=5 000 N/mm时,列车的车体和轮对的最大垂向抬升量最小,取到最优值,最大轮对位移抬升量dmax=13.87 mm,列车车体最大俯仰角θ=3.12...  相似文献   
5.
一种云存储数据完整性验证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基于云计算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云存储数据完整性技术是云计算的重要内容。然而,目前还缺乏对云存储数据完整性进行有效验证和分析的方法。提出了一种云存储数据完整性验证方法,该方法结合可恢复性证明(PoR)和MD5的优势,利用数据分块、随机抽样和周期性验证技术及时验证出数据是否被损坏。具体实现及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验证云存储数据的完整性,有助于提高云计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依据分形理论和信息熵原理,借助RS和GIS技术支持,对襄樊市土地利用形态及结构演变进行了研究,结合土地利用转变矩阵分析了研究区土地利用分形特征和信息熵,并针对演变特点提出了相应建议.研究表明:1991-2006年间,襄樊市耕地形态趋于复杂,稳定性降低,数量及分布均减少;园地、林地及建设用地形态趋于简单,稳定性提高,园地数量减少,林地面积增大但分布更为集中,建设用地数量与分布均扩大;水域及未利用地的形态均较为稳定,分布趋于缩小.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降低,土地利用多样性程度及均匀度降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