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荀子是战国末期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当时“诸侯异政,百家异说”,在思想战线上提出的任务是对诸子百家的学说进行批判的总结,从而为即将建立的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作理论准备。荀子说他自己的任务在于进行“辨说”,也就是进行理论的分析批判。他用朴素的唯物主义批判地审查了诸子百家,涉及经济、政治、教育和各个文化领域。虽然他的分析批判深深地打上了剥削阶级的印记,然而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在哲学思想上达到了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的统一。本文试对荀子的思想方法作一简略的评介。  相似文献   
2.
辛亥革命虽然赶跑了一个皇帝,但是并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更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广大人民从这场革命中没有得到任何实际的利益,却“在共和政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历史的曲折向人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为什么中国人民经过七十余年流血奋斗得来的“民国”这块招牌,便这样轻而易举地被摘掉了?“五四”时期的先进分子,有志之士,一再思考这个问题。他们认为,民国以来有共和之名而行专制之实,原因在于“多数国民口里虽然是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这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科学的哲学史定义?这是哲学史教学和研究中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而这一个问题的争论又是和如何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考察哲学史密切联系着的。冯契同志把哲学史定义为:根源于社会实践的主要围绕着思维和存在关系而展开的认识的辩证运动。这一概括已得到不少同志的赞同。我们认为这是一个近似于具体概念的哲学史定义,是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比较全面地考察哲学史定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