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今年国务院学位办组织新一轮学科编目,这对各学科的发展建设都是一次机遇。社会学一级学科和所属民俗学二级学科,在1997年学科编目的基础上,通过这次工作,可以对自身学科建设状况进行评价和分析,充分论证本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并给予科学的界定,同时对今后5–10年的学科发展目标作预测和描述。它能推动民俗学科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化文化的框架下 ,思考民俗与文献关系和价值 ,指出它在现代化建设中凸起的趋向、民族文化遗产的形态 ,建设学术资料系统的方法 ,及其应用去向。  相似文献   
3.
钟 敬文教授 ,190 3年 3月 2 0日生 ,广东海丰人 ,著名民间文艺学家、民俗学家。早年留学日本。解放前曾在中山大学、浙江大学、香港达德学院等多所大学任教。 40年代末至 5 0年代初 ,曾任教于北京大学、辅仁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三校 ,后因教务繁忙 ,辞去北大和辅仁教职 ,留北京师范大学任教至今。在北师大曾历任教务长、科学研究部主任、中文系主任、民间文学教研室主任等职。现任北师大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所长、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校外兼任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华诗词学会副主席和中国文联荣誉委员…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代经济社会崛起举世瞩目,汉语文化交流成为一种新的国际资源。在全球化背景下,汉语文化交流产生了一些新特点,包括从研究型汉语转向需求型汉语、从母语型汉语转向双语型汉语、从课堂型汉语转向接触型汉语、从传承型汉语转向反观型汉语等。推进跨文化的汉语文化交流,是我们参与世界较量的一个起点。国内外对汉语文化推广工作的理解有较大的差异。汉语文化交流工作要突出跨文化交流的理念,编纂适合跨文化交流的教材,改革师资资源的使用目标。  相似文献   
5.
钟敬文与彭湃是好友。彭湃是典型的农民社会主义革命家;钟敬文是闯入农民精神世界的典型学者,并第一个建立了关于它的中国民俗学体系和教育模式,使之有助于成为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的稳固基石。从中国现代社会变革的实践看,两者都不可或缺,研究两人的选择是不无价值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本期汇集的8篇文章,是我所供职的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国家重点学科在职或输送到国内不同单位工作的同仁们,对国内民俗学学科建设工作的一次近距离温习的结果。我要肯定地说,这些都是作者个人的认识,不能全部代表国内各单位民俗学学科点的观点,但他们都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在中国民俗学和民间文艺学一代宗师钟敬文先生门下,经历了1997年国务院学位办学  相似文献   
7.
如何调查研究和撰写中国民族志?这是近年中西方学者所热切讨论的一个问题。此文阐释闽西客家民族志的一种研究成果。文章指出,与以往的研究不同的是,这项研究从地方小社会的文化生态分布中,多处选点抽样,做了大量的客家老人的口头加快记录和研究,确定了“乡”以下村落社会的调查范围,并由此考察了闽西阁家的村落经济,婚姻,贸易,宗族和庙会等各方面,从中揭示了一个地方小社会的亚文化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