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用He-Ne激光处理鲱鱼DNA,测试处理前后鲱鱼DNA的X射线衍射谱。结果显示处理前后鲱鱼DNA的X射线衍射谱发生了明显变化。为激光生物学效应的机理解释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文中概括介绍了此类电机的电磁和结构设计等技术。在整机设计方面充分考虑到采用空气离合器的因素,无刷励磁机是设计开发的重点。简要地对控制模块协调控制励磁电路,完成励磁全过程进行说明。对于电机过载状态,主控系统对反馈进行判断后,增加励磁机的励磁,提高其无功分量,最终使主机处于过励状态,提高过载能力。  相似文献   
3.
绝大多数英汉词典把ethnography翻译为人种志、种族志或人种学,较早的汉译论著一般也采用这个译法。虽然近年来人类学和民族学的专业著作,包括汉语著作和汉语译作,已经极少把ethnography表述为人种志、种族志或人种学,但某些论著仍用旧说。事实上,按体质特征为标准进行的种族划分缺乏足够的科学根据,世界上也不存在所谓的种族文化。Ethnography应译为民族志,而不应译为人种志、种族志或人种学;同理,ethno同根词只能翻译为“民族……”,如ethnology译为“民族学”。  相似文献   
4.
崔涛  丁晓辉 《科技信息》2009,(19):276-276
新修订的《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对常用防水方法和材料进行了修改,明确了必须严格执行的强制性条文,体现了以结构自防水(合外加剂)为主的主导思想。本文主要从结构设计方面讨论合理确定防水等级;选用合理结构形式及构造节点设计;主体结构设计及钢筋布置。在结论部分提出了地下工程尤其是人防地下室和人防工程在结构自防水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可供从事人防科研和设计工作者参阅。  相似文献   
5.
李文宝  王汝建  向霏  丁晓辉  赵美训 《科学通报》2010,55(24):2413-2421
南半球中纬度西风带的迁移控制着南大洋深层水通风, 从而驱动大气CO2浓度的变化和全球气候变化. 作为西风带直接控制的锋面, 亚热带锋面(STF)的移动反映了西风带的迁移. 通过南塔斯曼海西部ODP1170站位高分辨率的底栖有孔虫氧同位素(δ18OB)地层和海水表层温度(SST), 及其他站位温度记录和南极冰芯中古气候参数的综合研究, 重建了800 ka以来STF的迁移历史, 以及其与南大洋通风性、冰盖体积大小和大气CO2浓度之间的关系. 南塔斯曼海域800 ka以来的SST平均值为10.2℃, 低于该海域现代年均SST(12℃). 但MIS 1的平均SST最高, 达到11.6℃, 而MIS 4的平均SST最低, 为7.8℃. 最高SST出现在MIS 5, 为14.7℃; 最低的SST出现在MIS 2, 为6.2℃. 在冰期-间冰期旋回中, STF相对于其现代的位置, 向南或北迁移超过3个纬度. 在最暖的MIS 5, STF可能向南迁移到49°S以南; 在最冷的MIS 2, STF可能向北迁移到43°S以北. 在轨道周期上, 西风带的迁移领先于冰盖体积大小变化, 但与南极大气温度同步变化. 当太阳辐射同时影响南极大气和南大洋表层海水温度时, 南大洋SST变化导致STF和西风带迁移. 而STF和西风带的迁移又控制南大洋环流和深层水通风, 从而驱动大气CO2浓度变化. 冰盖体积变化只是大气CO2浓度变化的积极反馈, 而不是独立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6.
汉族民间叙事有神话、传说、普通民间故事、史诗、叙事诗等多种体裁,它们主要以口头形式存在。也有部分散文叙事作品存在于书面记录中。汉族民间叙事以善恶报应为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原动力,演化成“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一信奈的多种故事类型。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妖魔鬼怪构成民间叙事的重要内容。此外,某些民间叙事作品格调低下,宣泄人们的阴暗心理。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网络入侵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侵检测技术是一种主动保护网络资源的网络安全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介绍了入侵检测技术的起源、功能和分类,对它的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发展趋势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并设计了一个基于Web Service的分布式可视化框架(DV4WS).它采用新型的分布式计算模型Web Service访问远程可视化算法来实现数据的分布式可视化.本文描述了DV4WS的原理、体系结构及任务执行过程.同时为了验证该平台的有效性,本文利用目前数据量较大的股票数据进行分布式可视化研究评估了该系统的性能,并与串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平台对于解决数据密集型应用领域的可视化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