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6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求解船舶航行中的下沉量,采用NURBS技术对船体进行曲面重构,并应用基于Rankine源格林函数的一阶面元法构造数学模型,然后结合两者得出船舶下沉量的计算方法.以标准船型KCS为例进行验证,计算值与实验值的最大和最小相对误差分别为-10.32%和-1.84%,与实验情况基本相符,说明该算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推动西藏牦牛肉产业科技进步,加快农牧民饲养牦牛增收致富的步伐,中国农业大学与西藏自治区农业开发办公室共同承担了自治区科技单位“西藏牦牛育肥新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10214)。经过2008和2009两年努力,在墨竹工卡县开展了牦牛肉品尝、现场调查和拴饲育肥试验,取得了如下成果。  相似文献   
3.
嫦娥四号中继星伞状可展开天线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嫦娥四号中继星伞状可展开天线采用发射时收拢、入轨后展开的可展开结构方案,有效地解决了中继星应用中的多项技术难题.天线在轨成功展开、在轨性能稳定和承受极低温环境性能不发生破坏是保证中继通信任务成功的前提,对应了天线展开技术、在轨性能稳定性控制技术和极低温环境适应技术等三项关键技术.本文首先对天线展开技术开展研究,设计采用了缓释弹簧分布式驱动展开技术,对展开技术方案进行了介绍,开展高低温环境下天线展开可靠性验证,为天线在轨展开环境选择提供了指导;其次,开展在轨性能稳定性控制技术研究,从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和提高反射面平衡态稳定性等方面采用控制措施,进行天线在轨热分析和热变形测试及预示,结果表明在天线最大在轨热变形情况下,天线型面精度仍满足指标要求,确保了天线在轨性能满足任务要求,并验证了天线在轨热变形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第三,针对天线在轨经历极低温环境,设计了部件级试验验证结合整机仿真分析的试验验证方法,很好地解决了极低温环境的验证问题,天线经历极低温存储后,结构无损坏,性能无下降,满足天线在轨环境适应性的要求,有效地支撑了嫦娥四号中继星中继通信任务的顺利执行.  相似文献   
4.
绳索长度误差对索网天线网面精度影响的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绳索长度制造误差对索网天线网面精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整体坐标迭代算法.该算法模拟了索网结构的自由节点在考虑绳索随机长度误差后向其他平衡状态运动的过程.分别使用该算法和有限元法分析了一个环形桁架天线计算模型,并将这两种算法的计算结果做了对比,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可行性和有效性.使用整体坐标迭代法分析了不同的误差分布、绳索长度公差和绳索预张力对网面精度的影响,并对网面综合误差与绳索长度误差、绳索预张力的关系进行了拟合分析,得到了满足工程需求的拟合关系式.  相似文献   
5.
马小飞 《科技信息》2013,(20):304-305
本文通过介绍爱尔兰卡洛理工学院优势专业的教学设置、教学方法以及课程特色等方面的内容和具体实施情况,并与国内高校目前大多采用的教学方式进行并行比较,以期了解迅速发展的国际教学改革浪潮,为中国高校的教学改革发展提供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6.
中后期老油田开发如何精准描述剩余油在井间的分布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文章基于长垣油田典型区块,利用其高密度地震资料,开展基于叠前弹性参数反演的剩余油预测应用技术研究.建立了密度、体积模量和剪切模量等弹性参数与含油饱和度的关系,采用Zeop-pritz公式为核心的弹性参数反演算法,得到了密度、体积模量和剪切模量等弹性参数,实现了L1井区含油饱和度分布预测.经由后验井验证,含油饱和度描述准确率达75%以上.剩余油整体分布相对零散,呈"甜豆"状分布,在河道相砂体边部含油饱和度较高,指导措施调整后取得了较好的挖潜效果.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种基于节点数据转发时间控制的自适应融合路由(TCAFR)算法.该算法在考虑路由树上各节点是否执行数据融合操作的基础上加入了节点何时转发数据的时间控制机制,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节点的自适应特性,增强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TCAFR算法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准确度和数据的新颖性,同时也节省了整个网络的能量.  相似文献   
8.
目前Agent协商是MAS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协商的概念、分类以及主要研究内容,重点介绍了协商协议和协商策略;提出了一种通用的协商协议框架;指出了Agent协商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主要问题,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