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探讨了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的首先观念和道德行为变化的新趋势、新特点,分析了知识经济可能引起的道德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道德建设应有新的对策,从而使知识经济真正成为一种道德经济、文明经济。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神话、现实等视角解读技术对人的本质性意蕴,指出人凭藉技术进入存在,假之于技术而得以生存与发展;从事实、考古学、哲学的维度剖析技术在人类社会的普遍性特质;得出人必然是技术性的存在物,技术是人类在世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现有的技术接受模型是基于理性行为理论,将感知的有用性和易用性视为技术接受的两个决定要素,但技术接受作为一种实践,对其的分析应当深入到人的类本质的维度进行分析才能予以充分揭示。因为技术不仅是一种工具性的存在,更是人类本质性的彰显。因此,需要以接受主体即人为基点,从价值选择的视域,对现有技术接受模型的理论源头、决定要素及模型演变的历程等展开进一步的哲学分析,以拓宽并充实关于技术接受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在数字时代,记忆的构成呈现出与传统记忆不一样的特质。曾经的痕迹可以数字储存介质中的轨道的形式来展示与储存,且这种基于数据的数字化方式可通过追踪而将记忆激活为某种当下。在这种数字化积淀的记忆中,数据在对人类存在的场所进行着某种构建的同时,也变成了人类在世的表征以及某种自我确认的一种方式,并引发了关于记忆的真实性、记忆之遗忘维度等经典记忆哲学问题的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