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9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贴紧“高职”特点推进“两课”改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推进"两课"改革与建设适应高职课程要求的"两课"的实践探索为出发点,对符合高职特点的"两课"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的归纳与总结.  相似文献   
2.
阐述WKWY—1微机型无功电压自动调整装置的系统组成、主要功能、控制策略、系统软件及装置的运行效应,指出其开发前景。该装置采用微机技术、综合优化控制策略,实现了智能化。经两年运行实践表明,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作为人类,我们乐于把许多事情视为理所当然,其中一样就是走着、爬着甚至(在喝高的情况下)硬着头皮凑到一位迷人异性跟前的能力。植物可没这么得天独厚。在陆地绿色生命的漫长历史中有一大段时间,植物是需要彼此靠近到几乎相触的地步才能进行交配的。  相似文献   
4.
创造性思维和艺术想象力是现代素描教学的中心任务。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要更新观念,其次要改变素描教学的形式与方法。在开展我国现有的全因素素描教学的同时,强调对结构素描、表现性素描等多种形式素描教学方法的推广。对多种素描材质媒介的运用,如木炭、水墨、碳粉等,都能更好地促进我因素描教学的多元化发展,这对发掘学生的艺术潜能,更快达到现代素描教学的目的,是一种非常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斜齿轮啮合过程中齿面接触力分布,通过有限元方法建立齿轮接触分析模型,研究了塑性变形、齿面摩擦、温度以及材料线性强化等因素对啮合性能影响,并通过实验对比了仿真结果.结果表明:塑性变形、齿面摩擦、温度和线性强化对轮齿齿面接触力均有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温升测试中,齿顶、齿根区域的实验和仿真温度变化趋势一致;应变测试中...  相似文献   
6.
邓恩强 《科技资讯》2009,(36):248-248,250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中使用的电子电器产品越来越多,各种各样的家用电器产品层出不穷,结构也日趋复杂。这些运行着的家用电器产品一方面产生一些有用或无用的电磁能量,这些能量通过传导,辐射的途径对其他设备产生一定的干扰,影响其他设备的正常工作;另一方面,这些家用电器产品又受到其他电器设备产生的电麟能量的干扰。所以这些家用电器产品既是电磁干扰的发射体,又是电磁干扰的接收体。本文着重探讨謇用电器产品的抗干扰问题。  相似文献   
7.
为推广钢结构集成模块建筑在抗震设防地区的应用,解决传统节点不能与模块内部装修配合的技术困难,提出一种应用于钢结构集成模块建筑的螺栓-封板组合节点.建立了其简化力学模型,推导了其初始转动刚度和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并通过11个足尺试件的单调加载和循环加载试验对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上部模块地板梁和下部模块天花板梁无组合效应,独立承担弯矩;所提螺栓-封板组合节点为半刚接节点,可有效传递地震作用引起的轴力、弯矩和剪力;节点初始转动刚度和抗弯承载力的试验结果与所提计算公式吻合较好,验证了节点简化力学模型和理论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目标模式的构建与实施途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高等职业院校的实际出发,论证了在高等职业院校中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分析了构建高等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模式的基本原则;设计了在高等职业院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明确了具体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9.
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推进城市社区道德建设为目标,指出加强文明社区创建、拓宽社区教育网络、开展社区公德实践活动、建立社区公德监管制度、营造社区道德建设氛围是提升社区道德建设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随着配电网中电缆线路的大量使用,系统出现基波电流谐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对系统的安全运行和供电可靠性造成不利影响.结合某变电站异常运行状态实例,在理论分析和MATLAB语言数值计算的基础上,指出由于电力电缆的大量使用导致了该系统参数配合不当,从而诱发了基波电流谐振,并提出装设静态补偿器(SVC)以防止和处理该类谐振. 应用MATLAB中Simulink及其电力系统仿真工具箱(SimPowerSystems)建立了相应的动态仿真模型进行详尽的仿真研究.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