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0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用~(14)C(NaH~(14)CO_3)和~(35)S(~(35)S-甲硫氨酸)标志扁藻及菱形藻来探讨双齿许水溞与咸水丰年虫的摄食和吸收问题,得到如下结果: 在一定的饵料密度范围内,清滤率随着藻类密度的增大而下降,在藻类密度增至某值后即稳定在一较低的水平上。 吸收率随藻类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并在某密度下达到最大值,此后就保持不变。我们称这一密度值为最适密度。 清滤率,摄食率和吸收率随着浮游动物的生长发育而增大,许水溞自挠足幼体到成体及丰年虫在体长7—10mm到性成熟时(10—14mm),清滤率,摄食率和吸收率均明显地增大。 吸收效率随着饵料密度的增大而降低,并在某一密度下稳定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上。 当饵料密度过高时,将产生过剩摄食。  相似文献   
2.
长毛对虾幼体对饵料的摄食与吸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35)S标志测定了长毛对虾(Penaeus penicillatus Alcock)溞状幼体和糠虾幼体对饵料的摄食与吸收,得到如下结果: 长毛对虾的溞-1期是植物食性的,溞-2期食性开始转变,溞-3期转为混合食性,糠-1期进而变为捕食性的。用标志角毛藻(Chaetoceros sp)为饵料,长毛对虾溞状幼体的清滤率在一定的饵料密度范围内随着饵料密度的增加而下降,当密度增至10~4个细胞/毫升时稳定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对角毛藻的摄食率和对卤虫(Artemia Salina)无节幼体的捕食率都随着饵料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并在饵料密度增至某值之后维持不变。吸收率与饵料密度的关系同摄食率或捕食率的情况相似。长毛对虾幼体时饵料的利用率随饵料密度的增大而降低,并在进一步增大饵料密度时稳定于一个较低水平。摄食和吸收的强度随着长毛对虾幼体的发育而增强。当饵料密度大于最适密度时,将产生“过剩摄食”。  相似文献   
3.
光对中华哲水蚤昼夜垂直移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水平光梯度和垂直光梯度下,中华哲水蚤产生最大趋光反应的适宜照度区随着波长从440nm向687nm的增加而由0.01-0.11ux向10-1001ux区移动,但在水平光梯度下的最大趋光反应却比垂直光梯度下强烈;光谱敏感性也随着光强度的变化而变化;对长波光的敏感性不如对短波光;最大敏感性随光强度的增加逐渐移向长波段。垂直移动过程中运动速度和方向依光强和波长的不同而变化。本文还对昼夜垂直移动的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孔沙丁鱼对红、蓝光的趋光反应随着光强的增大而降低与勃氏银汉鱼对黄、橙光的反应相似,但对黄光的反应则相反.孔沙丁鱼对橙、绿光及勃氏银汉鱼对蓝、绿、紫光的趋光反应却都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并在某一照度区内达到最大值;光强度进一步增大时,反应随之降低。其相对光谱敏感性在低照度下都以红光为最高,随照度水平的提高,最敏感的光谱段逐渐移至黄色。本文还对鱼类辨别光色的机理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5.
00 1年 ,厦门特区发展将面临诸多的机遇和挑战。为了促进发展 ,厦门市应该 :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 ,提高经济素质和效益 ;加强国企的战略性调整 ,发挥国企的骨干作用 ;加快岛外区域发展 ,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抓紧招商引资 ,增强发展后劲 ;扩大内需 ,促进消费 ,较快地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 ;积极利用加入WTO的契机 ,扩大出口贸易 ,开拓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6.
鳗鲡幼鱼生长发育中趋光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鳗鲡幼鱼(平均体长55.4—250.0毫米)在水平光梯度下对10~(-2)—10~3lux的光刺激都能表现出趋光反应。随着鳗鲡幼鱼的生长发育,其适宜光照强度也由10~1—10~2lux逐渐移至10~(-2)—10~(-1)lux.在弱光区(10~(-2)—10~(-1)lux)的趋光反应随着鳗鲡幼鱼的生长发育而逐渐坛大,而在强光区(10~2—10~3lux)情况正好相反。 鳗鲡幼鱼对光的反应在12分钟内就出现了光适应,但是其发育阶段不同,光适应也不一样。 在背景光下鳗鲡幼鱼趋光反应的辐度比无背景光时低。但趋光反应的规律在有或无背景光下基本相似。原来趋光反应较强者,受背景光的影响较小,反之则较大。  相似文献   
7.
8.
杜氏枪乌贼趋光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杜氏枪乌贼的适宜光照区为10~(-1)—10~1 lux。 2、背景光对杜氏枪乌贼趋光率的影响随光区不同而异:与无背景光时相比,在10~(-2)—10~0和10~(-1)—10~1 lux区趋光率分别下降2/3和1/3,在10~1—10~3 lux区,其趋光率非但不减少,反而增加40%以上。 这种特殊现象与枪乌贼性成熟和月夜生殖有关,因此,和一般趋光性鱼类相反,在生殖季节月夜钓捕枪乌贼,若适当增大光源强度则有可能提高产量。 3、杜氏枪乌贼对短波段的颜色光有最大趋光率,以兰光为适宜,缘光和紫光次之。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简称CFETP)是针对我国公共卫生应急能力薄弱和流行病学人才培养不足而建立起来的以实际训练为主、应用流行病学现场调查这种工具,进行人才培养的模式,每期2年,培训重点是如何运用公共卫生实践技术发现和解决公共卫生问题,并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和建议,达到促进公共卫生和人群健康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10.
孔沙丁鱼对白光的趋光率在0.1~1lux区最高,并随照度的提高而下降。勃氏银汉鱼在相同条件下的反应则随光强的增大而增大,在10~100lux区达最大值。在等照度下,孔沙丁鱼和勃氏银汉鱼对白光和颜色光的趋光反应,随着光刺激时间的延续,在不同的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适应过程。适应过程的变化还与光刺激的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