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孪生素数幻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康身 《科学》2003,55(1):52-53
  相似文献   
2.
沈康身 《科学》2004,56(2):48-50
对于方程组fi(x1,x2,…,xj)=0(i=1,2,…,n;j=1,2,…,m,m>n),一般情况下,当没有其他条件限制时,满足方程组的解无穷无尽,非常自由,真是"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宋代阮阅<诗总>).如果附加一些条件(最典型的就是规定所有的xi均为整数,此时解这个方程叫做不定分析),解域就显得碍手碍脚,必须小心探索,得来很费功夫.其中变幻多方、秘奥莫测:有的有通解,如勾股数公式;有的有若干组解,如百鸡问题;有的有唯一解;有的干脆在偌大一数集中无解,如费马大定理.为这些问题,人们历经山穷水尽的遭遇,悠悠岁月,终于进入柳暗花明的美好境界,不定分析的魅力就在这里.  相似文献   
3.
沈康身 《科学》2006,58(4):55-57
运筹学是研究如何最优安排的学科。常言道:“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这就是说,实际工作中在一切可行方案中筛选出其中最优的,做出多、快、好、省的决策.这是运筹学的根本思想。  相似文献   
4.
秦九韶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他对数学的贡献如何?他的生平如何?本期科技史专栏目中发表了沈康身和莫绍揆的两篇论文、沈文注重秦氏的主要数学成就,并与同时代西方数学发展水平作了比较,得出他远远领先于西方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刘徽——中国第一代知名数学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徽,是我国古代的大数学家,人们对他在中国传统数学上的贡献,近年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刘徽——中国第一代知名数学家》一文对此作了介绍,可供对中国古代数学史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相似文献   
6.
鳖臑,即鳖的前肢骨,我国古代用以象形某种三棱锥;合盖,全称牟合方盖,即上下相合同的两顶方形伞所包围的空间。在我国古代数学中,这两种几何体体积求法在立体体积求法的研究中占据关键地位,并孕育着微积分的近代数学思想。《鳖臑与合盖——微积分学前史探索》对此作了精采的介绍。  相似文献   
7.
沈康身 《科学》2005,57(5):56-59
用圆规和无刻度的直尺作正多边形是传统几何教学内容。查考历史,这些作法可以上溯到公元前4世纪:欧几里得《原本》已包含正三、四、五、六、十、十五边形的作法。两千多年过去了,似乎用尺规作正多边形已不可能有什么创新。就在1796年,德国数学家高斯(C.F.Gauss,1777-1855)语出惊人:“尺规还可以作出正十七边形!”不久,他的名著《算术探讨》(Disquisitiones Arithmeticae,1801)出版,全书七章,作为压轴,第七章就专论这种作法。高斯勤奋一生,数学、天文学力作硕果累累,后人汇为巨著《高斯全集》十二卷传世。  相似文献   
8.
本刊10卷6期曾发表刘逸撰写的《〈视学〉评析》一文,对清初年希尧这一透视学杰作作了介绍。《〈视学〉再析》是沈康身先生在掌握了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完成的近作,文章娓娓道来,有味,也颇具价值,有兴趣的读者,值得细读。  相似文献   
9.
沈康身 《科学》2007,59(2):53-56
2006年6月30日至7月2日,“中国数学科学与教育发展论坛”在杭州召开,迎来了数学家70余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0人)。会议期间讴歌数学之美,佳话频传。论坛领导丘成桐发表诗篇“小立断桥”,称颂庞加莱猜想的靓丽。王元、杨乐、季理真联合署名为杭城新闻媒体题词:“数学之美如同西子,令人陶醉。”这使笔者想起北宋文学家苏轼(1037—1101年)曾在杭州任知府,他陶醉西湖之美,名诗脍炙人口:“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潆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后人在孤山中山公园建造亭子,取苏诗中“山、水、晴、雨、好、奇”六字制成对联:“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道尽西湖空间、时间的永恒之美。  相似文献   
10.
东方约瑟夫问题研究选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东方有过约瑟夫问题多则,它们与西方有异。文章选述的中国和日本典型四例,在故事叙述上充满诙谐,富戏剧性。从数学要求来看,它们是问题原型的进一步发展,至今还具有足够能量向现代组合数学界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