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诺贝尔奖得主Sharpless等于2001年首次提出click chemistry一词,之后这一概念广泛应用于高效合成有机小分子化合物和各种结构的高分子,国内的学者也在积极开展关于click chemistry的研究。赵卫光等发表了一篇综述,简要介绍了click chemistry在有机小分子合成中的一些应用。  相似文献   
2.
诺贝尔奖得主Sharpless等于2001年首次提出click chemistry一词,之后这一概念广泛应用于高效合成有机小分子化合物和各种结构的高分子,国内的学者也在积极开展关于click chemistry的研究。赵卫光等发表了一篇综述,简要介绍了click chemistry在有机小分子合成中的一些应用。  相似文献   
3.
吴春红  李化毅  冯钰锜  胡友良 《科学通报》2008,53(10):1180-1184
采用分子力学-电荷平衡(MM-QEq)方法计算了一系列立体效应相近的非茂前过渡金属催化剂(FI催化剂)中心金属的净电荷, 与其催化活性关联后发现, 在不考虑立体效应的影响下, FI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的催化活性随着中心金属净电荷的增加而增加, 即增加催化剂配体上吸电子基团的强度和数量会提高催化剂的活性. 这一结论对设计新型的更高活性的催化剂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