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7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文章详细介绍了长治市DC2长途局退网改造工程,及其重大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某焦化公司多种炼焦生产用煤为样本,测定其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R—max、高温塑性和成焦光学组织结构,重点对影响中等变质程度炼焦煤结焦性的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单种煤成焦中,中粒+粗粒镶嵌组织、细粒镶嵌组织、完全纤维+片状组织的含量随炼焦煤变质程度的增加均呈现出规律性变化;相同变质程度炼焦煤的结焦性与其高温塑性密切相关,在R—max为0.9%~1.4%的单种煤成焦中,粗粒+中粒+细粒镶嵌组分之和随煤的最大基氏流动度对数值的提高呈增多趋势,丝质和破片+各向同性组分之和随煤的最大基氏流动度对数值的提高呈减少趋势;变质程度和高温塑性是影响中等变质程度炼焦煤结焦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对蒙古国焦煤进行煤质检验及配用试验,分析了焦炭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蒙古国焦煤变质程度偏低(介于1/3焦煤和焦煤之间),G值、Y值和膨胀度较高,塑性温度区间窄,成焦显微结构特征类似于1/3焦煤。用蒙古国焦煤完全替代优质焦煤,焦炭质量有所下降;而采用蒙古国焦煤部分替代焦煤和1/3焦煤可以稳定焦炭质量。  相似文献   
4.
黏结指数G值表征炼焦煤结焦性的局限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7组相同变质程度和黏结指数G值炼焦煤煤岩显微组分、高温塑性和成焦光学组织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同变质程度和G值的炼焦煤高温塑性差异明显,软化温度相差3~29℃,固-软温度区间相差8~42℃,最大基氏流动度比值为1.3~1266;其炼焦煤焦炭光学组织结构差异亦明显,粗粒镶嵌结构占比相差9%~43%,同性结构占比相差2%~16%,纤维结构占比相差15%~36%。因此,G值对煤料受热所产生胶质体的数量能较好地表征,但对其结焦性的判断存在缺陷。  相似文献   
5.
针对印尼煤配用较困难的问题,对印尼煤、田庄1/3焦煤等单种煤的煤质和成焦显微结构进行分析,提出5种配煤方案,对配合煤工艺性质和成焦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印尼煤的挥发分大于28%,G值和Y值较高,流动度低,膨胀度高,煤质非常特殊;印尼煤的开始软化温度和成焦粗粒镶嵌结构含量较高,煤质更接近于焦煤;印尼煤可少量替代优质焦煤,但需要合理控制配合煤的流动度和膨胀度。  相似文献   
6.
不同粒度肥煤的膨胀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不同粒级淮北宿州肥煤的奥亚膨胀度、黏结指数、最大胶质层厚度、有机显微组分、挥发分以及镜质组氧元素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粒级肥煤的黏结指数G值和最大胶质层厚度Y值无明显差异,且奥亚膨胀度b值和膨胀温度区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0.5~2mm粒级肥煤的膨胀性能较优,粒度大于2mm或小于0.5mm肥煤的最大膨胀度b值和膨胀温度区间相对较小,其膨胀性能明显劣化。讨论了采用膨胀性指标表征肥煤工艺性质的优越性,并从活惰比、镜质组氧元素含量和活性成分比表面积对不同粒级肥煤膨胀性差异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对5种不同矿点的焦煤进行煤质分析和单种煤结焦性能比较,并进行配煤炼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单种焦煤的结焦性能接近,但其工艺性质及成焦显微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在配煤炼焦中,胶质体含量丰富、胶质体的流变性和膨胀性高、成焦粗粒镶嵌结构多的焦煤,与不同炼焦煤的混配性强,所得焦炭质量较优。  相似文献   
8.
通过考察国际法上的国际条约和国际刑事审判实践,在国际层面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揭示死刑问题在国际法上的演进,并得出废除死刑已成为一种国际共识和国际趋势的观点。同时结合我国新近刑法改革,对这种共识和趋势做出思考,对我国死刑制度在立法和司法上的改革带来启示,以期实现我国废除死刑的长远目标,践行保护人权的国际义务。  相似文献   
9.
鲍俊芳 《科学之友》2009,(5):146-147
文章详细介绍了长治市DC2长途局退网改造工程,及其重大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