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东海低氧区浮游植物群落的昼夜垂直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1年5月航次(春季)、8月航次(夏季)和11月航次(秋季)在东海低氧区共6个站位进行的昼夜连续观测所获浮游植物水样,用Uterm?hl方法分析了浮游植物群落的昼夜垂直变化.春季共检出浮游植物99种,优势种为具齿原甲藻(Prorocentrum dentatum)、具槽帕拉藻(Paralia sulcata)和骨条藻(Skeletonema sp.);夏季检出93种,优势种为劳氏角毛藻(Chaetoceros lauderi)、铁氏束毛藻(Trichodesmium thiebautii)、具槽帕拉藻;秋季检出78种,优势种为具槽帕拉藻、骨条藻和圆筛藻(Coscinodiscus sp.).春季细胞丰度明显高于夏、秋季;春、夏季细胞丰度随水深增加逐渐降低,秋季细胞丰度分布较均匀;春、夏季上层水体浮游植物丰度昼夜变化较剧烈,下层水体相对平缓;秋季D3站位表层和J1站位底层细胞丰度昼夜变化较剧烈,其余水层细胞丰度昼夜波动不明显.春季D2站位20,m水层及夏季O11站位各水层优势种组成存在明显的昼夜变化,其余各水层浮游植物群集相对稳定.调查站位各水层间浮游植物群集结构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3.
在湍流局地平衡假设下,建立了齐次湍能输运方程封闭模型(HKE),并在平板边界层的两种经典流动中加以检验,给出HKE封闭下的流速,湍流功能和湍流混合系数剖面的形式解,结果表明,HKE可以避免在流速剪切为零时的无湍流混合问题,其解与Laufer湍流实验吻合,因而KE模型比混合长理论有更合理的内涵,文中还给出HKE封闭的浅动力学模型,以湍应力和水位梯度力的平衡为运动的基本受力平衡,进行了模型的量阶分析和运动分析,当阻尼频率和运动频率同量阶时,惯性运动不可,在潮振荡占荡占优的浅海中,对流非线性相对于惯性运动为小量,当阻尼频率足够大时,科氏力项相对于湍应力也可能为小量。  相似文献   
4.
渤海为极浅陆架海,其中湍流耗散作用显著,将三维斜压陆架海模式-HAMSONM应用于渤海,以渤海周边台站每天4次的规气象资料作为风和热驱动,渤海海峡开边界以5个主要分潮调和常数计算水位强迫,计算了渤海1982年水文要素和流场变化,并用模式以湍的局地平衡理封闭计算出垂直流粘性的时间分布,结果表明,渤海湍流混合冬强夏弱,变化幅度较大(10-200cm^2/s),这是风搅拌和潮混合的湍流输入在密度层化调整下的结果,风的作用在冬季强于潮的作用,而底层则由潮混合控制呈现半月周期,渤海湍粘性系数的空间分布十分复杂,这是在渤海地形和岸形轮廓限制下,由一定大气条件驱动的流场和密度场导致的湍流混合强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5.
海洋湍流模式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海洋湍流模型研究自二十世纪70年代中发展至今,在海洋动力学研究中,特别是关于混合/层化研究中广泛应用,近年来由于认识到湍流对海洋生物过程的重要影响,对海洋湍流的客观描述更加关注。文中详细介绍了几个主要海洋动力学模型中的湍流封闭模式,如HAMSOM中的Prandlt混合长模型、Johns模型中的k-方程模型、POM中的k-kl模型、水动力学中常用的k-ε模型等等,介绍了海洋湍流模型的应用。对于湍流模型的使用提出针对具体问题选择的原则,复杂的并非最优的。  相似文献   
6.
魏皓 《世界博览》2015,(1):74-77
在2014年11月的韩国电影青龙奖上,宋康吴击败众多对手,夺得了影帝桂冠;2014年11月的韩国电影大钟奖,另一位戏骨崔岷植则登顶最佳男演员。这两位的年纪加起来已经近100岁了。韩国电影的实力PK又一次以大叔们的胜利而告终。韩国演艺圈有一个很奇妙的现象:一方面是层出不穷的花美男“欧巴”(韩语中的哥哥,意指年轻的男子)把持着三大台连续剧,为“韩流”席卷东亚立下不朽功勋;而另一方面,“逼格”更高的电影圈却一直是演技派“阿加西”(韩语中的大叔,意指年长的男子)的天下。这些动辄从影十几二十年、手头没拿过几个影帝都不好出去打招呼、顶着鸟窝头的糙汉们,却实打实地塑造了“韩国电影出精品”这样的印象。  相似文献   
7.
汪嘉宁  赵亮  魏皓 《科学通报》2012,(8):656-665
扩散边界层(DBL)控制了沉积物和上覆水间物质的交换,在潮流底边界层(BBL)的动力过程影响下,海洋DBL的厚度变化很大,溶解物质的扩散通量也有很大变化.因此探究影响DBL厚度和扩散通量变化的动力机制是准确估算扩散通量的关键前提,对近海水体营养盐补充和环境二次污染等问题的准确估计有重要意义.利用微尺度剖面仪和高频流速仪等对BBL的动力结构和DBL进行了联合观测.运用线性分布、剖面拐点和浓度方差法较准确地判识了DBL厚度.分别从水体和沉积物一侧计算了扩散通量,两者相差不超过6%.使用PROFILE模式对溶解氧剖面进行了精确模拟,获得了分层的单位体积耗氧速率.结果显示DBL厚度(0.10~0.35mm)和扩散通量(15.4~53.6mmolm2d1)在一个潮周期内均变化了3.5倍.通过进一步分析动力强迫对DBL厚度和扩散通量的影响,发现在平均流速控制DBL厚度占优的潮滩系统中,DBL厚度δDBL和平均流速大小U成反比,通过拟合得到了两者的关系式δDBL=1686.1DU1+0.1(其中D为分子扩散系数).扩散通量的变化分阶段受到了沉积物上覆海水和湍流混合强度变化的影响.在主要受湍流混合影响的阶段,扩散通量和湍动能耗散率、摩擦速度和湍动能的变化都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正在酝酿中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与生态系统分析(OCEANS)国际计划的核心科学问题,分析了OCEANS与IGBP已有核心计划的区别,指出了该计划重点研究区城和对全球变化敏感的关键过程,分析了该计切实施中面临的难点和可能的突破,提出了我国应尽快开展相应研究的建议。我国陆架海域是国际关注的区域,特色鲜明,在该海域进行相应研究是我国海洋研究进入国际前沿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9.
胶州湾悬浮体特性及其对水动力和排污的响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001年8月在胶州湾西南部进行了连续的定点水样采集和一周的潮流流速大小、流向、水位和浊度观测. 发现: (1) 悬浮物中非矿物组分含量平均达87%, 明显高于以矿物颗粒占优势的高浊度海湾. (2) 总体上, 悬浮物的粒径呈表层水样>近底层水样>底质, 趋势同高浊度环境相反. (3) 平静天气下, 悬浮颗粒物浓度具有明显的涨、落潮和大、小潮周期变化; 但强风天气可以打破这种格局. (4) 观测点(20 m水深) 悬浮物浓度的变化在近底层受沉降-再悬浮作用控制, 但在表层受平流作用制约, 后者反映垂向交换不够充分. 结论: 低浊度海湾悬浮颗粒物的成分和粒径组成易受沿岸污染物输入的影响; 悬沙来源少、波浪和流速小、排污控制是维持海湾低浊度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0.
楚科奇海海冰剧烈变化对极地生态系统及碳循环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基于1/4°(经纬度)水平分辨率的北大西洋-北冰洋-北太平洋海洋-海冰耦合模式(简称NAPA1/4)在1994~2015年的模拟结果,本文估算了楚科奇海融冰期的热收支,并揭示了海(冰)面净热通量和太平洋入流热通量在楚科奇海融冰过程中的相对贡献.结果表明:楚科奇海融冰期间的海冰体积变化主要由热力过程调控的海冰融化导致,且冰底融化占优.在海冰快速融化的6~8月,海冰表、底融化速率的相对强度受海冰密集度影响存在空间差异,在密集度大于80%的海区,冰表融化占优,反之冰底融化速率远高于冰表.冰面净热通量是冰表融化的热驱动,平均约60%的冰面净热通量用于冰表融化.冰底融化消耗的热量则主要来自海面净热通量以及太平洋入流所携带的热量;融化初期和盛期,海面净热通量贡献占优;后期和末期则主要受太平洋入流热通量的影响,且该影响可持续作用至结冰早期,抑制冰底冻结速率.在整个融冰期,进入研究区域水体的总热输入中,约67%由太平洋入流贡献.总热输入中约58%的热量用于海水增温,冰底融化吸收的热量约占28%,向下游海区输运的热量仅占14%.年际变化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相对于融冰期海面净热通量,太平洋入流热通量对楚科奇海海冰面积年际变化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