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6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功能碳纤维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防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次研究了功能碳纤维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防腐效果,并对防腐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功能碳纤维对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铁管道、热交换器等金属有较好的防腐效果,其防腐作用主要是由于功能碳纤维降低了水体系的电势以及降低了水中的溶解氧浓度所致,功能碳纤维对杂质离子的吸附作用在新的管道体系中也有利于防止腐蚀。  相似文献   
2.
以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1995-1999年的数据为样本,统计分析了我国科研队伍年龄分布的历史状况及演变趋势,观察到我国特殊历史时期所形成的“人才双峰结构”在一种非常有节律的“长消”运动中出现了转机,并对新时期的人才流失现象进行了思考,运用科学创造最佳年龄的理论,预测在未来10年间,我国科技论文高产年龄区域将与科学创造的最佳年龄趋于一致,这将为我国科学事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指出我国科技队伍的稳定与建设必须以制度来保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加快建立新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是时代提出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3.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广角X-射线衍射,核磁共振波谱及光电子能谱等分析手段证实停职醇胺基功纤维与Au^3+的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约有33%的吸附态金被还 原成单质,纤维上约有5.7%C=0键形成,而氮原子末被氧化。  相似文献   
4.
5.
乙烯高效催化聚合动力学及初生态聚乙烯的形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研究了用GZ—1型(TiCl_4/MgCl_2)高效催化剂和ZS型(TiCl_4+Ti(O-nC_4H_9)4/MgCl2两种高效催化剂在常压下进行的乙烯聚合动力学.用动力学方法测定了它们的活性中心浓度及有关动力学参数。发现这雨种催化剂在催化乙烯聚合时的活性中心浓度、链增长速率常数都比普通的齐格勒催化剂大,而表观活化能△E值则都比后者低,尤其是ZS 型的△E值仅为普通齐格勒催化剂的四分之一。提出倦化剂活性中心的可能结构并阐述两种催化剂获得高效的原因.本文还研究了初生聚乙烯分子量和熔点随聚合时间而增大的变化.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不同聚合时间产生的初生态聚乙烯的形态,观察到从球状变化为珊瑚状的过程并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6.
用二乙醇胺、乙醇胺及三乙醇胺与反应性氯甲基化纤维进行胺化反应,得到含氮量分别为2.26、2.71、1.86mmol/g的功能纤维(编号依次为Ⅰ、Ⅱ、Ⅲ).静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纤维Ⅰ在pH=2.5对An3+的吸附量达最大(550mg/g),纤维Ⅱ和Ⅲ在pH=2.0对An3+的吸附量分别为620和409mg/g它们都能将部分吸附态An3+还原成单质.纤维Ⅰ对吸附态An3+的还原百分率随pH值的升高而提高,pH。5.0时达87%.pH=2.0时纤维Ⅱ和Ⅲ对An3+的还原百分率达100%;纤维Ⅰ、Ⅱ对An3+的吸附量随溶液温度升高而提高,另外,随溶液离子强度升高纤维Ⅰ对An3+的吸附量减小;在非水介质中,纤维Ⅰ、Ⅱ对Au3+的吸附量比在水中小,但也能将部分吸附态金属离子还原成单质.吸附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纤维Ⅰ对Au3+的吸附在50min可达饱和吸附量的一半(即t1/2=50min).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吸附在纤维Ⅰ上的金聚集成粒状.  相似文献   
7.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广角X-射线衍射、核磁共振波谱及光电子能谱等分析手段证实含醇胺基功纤维与Au3+的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约有33%的吸附态金被还原成单质,纤维上约有5.7%C=O键形成,而氮原子未被氧化.即纤维上氮原子附近的羟基碳原子先被氧化生成了羰基.同时以氯甲基化纤维为基体的三甲胺基纤维对Au3+无还原作用,再次证实羟基碳在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