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4篇
  2005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关于汉代铁器中球状石墨和基体组织成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汉代铁器中球状石墨及基体组织的成因进行了研究。用扫描电镜和高温金相显微镜对汉代铁器和复原试样中球状石墨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对各种元素在试样中的含量及分布进行了电子探针分析。根据复原试验所得结果,认为汉代球铁由退火获得,形成球状石墨的主要条件是合适的Mn/S比和适宜的退火温度。  相似文献   
2.
对球墨铸铁在真空下加热时球状石墨的变化过程进行了高温金相观察,发现在球状石墨周围基体熔化之前,圆整度较好的致密石墨球沿晶界或其周围的显微缺陷有少量线型生长,周围形成明显的黑环,而其外形基本保持不变。圆整度较差的松散石墨球则具有较大的线型生长,而且在1000℃左右开始体积也有较大的增长。 当石墨球周边的基体出现液相后,碳原子向熔体的扩散速度激增,石墨立即在熔体中开花,解体。过程进行甚快,在我们的观察条件下仅约三十秒钟。 对试样随炉冷却时石墨的再结晶过程也进行了观察,并进行了常温金相分析。但由于试样表面熔化而使金相磨面产生折皱,从而使对于再结晶过程观察的清晰度产生影响。因此我们用重熔一水淬试验补充了上述观察之不足。 试验结果表明解体的石墨具有多种形态,且大多起因于其周围基体的熔化,由于直接观察到了奥氏体熔化后石墨的解体过程,从而可以推断:大断面球铁中心部分出现畸变石墨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奥氏体外壳在共晶主平台温度回升时发生重熔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3.
对汉代铁器中球状石墨的成因及生产工艺进行了探讨。认为合适的Mn/S比和相应的退火温度是形成汉代球铁的必要条件,复原试验证实了上述设想。同时认为,与现代球铁的出现相类似,汉代球铁的出现是冶铸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具体地说,是采用木炭炼铁、铁范及泥范铸遗和白口铁柔化技术后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4.
对亚共晶铸铁重熔后从液——固相区冷却时的结晶过程进行了直接显微观察和电视录象。试验中观察到共晶转变时石墨的析出具有突发性。在石墨的长大方式方面,除常见的分枝生长外,观察到了在成核及共晶前期的碰撞结合,共晶中、后期的粘接长大等方式。同时观察到了共晶过程中石墨与奥氏体互为衬底的析出过程,表明石墨外围的奥氏体壳是逐渐形成的。试验中还观察到当亚共晶铸铁进行非平衡凝固时,无初生γ相析出而直接进行伪共晶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在合金熔炼和加工过程中,往往需要知道液相线温度,以便确定相关工艺参数.建立能从成分预测铝硅系工业铸造合金液相线温度的模型.收集工业合金实测数据,采用模糊推理方法,建立了合金液相线温度的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模型.它具有Takagi-Sugeno型网络结构,能直接从数据中提取推理规则,并可利用前馈神经网络的学习能力调整参数.与现有的其它统计回归模型相比,模糊推理模型能反映成分之间的交互作用,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在铸造合金研究、热力学计算和凝固过程数值模拟时,所建立的模型可用于计算工业合金的液相线温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