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3篇
  201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以下用TM表示)是Bailey首次从家兔骨骼肌中提取的,以后工作渐多,先后从牛、白鼠、鲭、蟾蜍、青蟹、乌贼、对虾及鸡等多种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中提取了TM。但对脊椎动物亚门圆口纲动物TM的研究我们尚未见有人报导。本文以圆口纲代表动物七鳃鳗为例对TM的结晶条件进行了初步的比较研究。并报  相似文献   
3.
邹永水 《科学通报》1979,24(13):615-615
人们对副肌球蛋白以及含副肌球蛋白的肌肉纤维的研究已有三十多年。国外的大量报道都只说明副肌球蛋白存在于无脊椎动物之中。 我们在1966年的工作中首先发现青岛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 tsing-tauensis Tchang et Koo)的肌丝制剂中有副肌球蛋白纤维。文昌鱼副肌球蛋白纤维具有14.5与7.0毫微米  相似文献   
4.
将编码小鼠锌指蛋白Zbed3的基因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28c,构建了含组氨酸标签的表达质粒pET28c-Zbed3,并将其转入大肠杆菌BL21-CodonPlus(DE3)-RP;在20℃条件下,采用100μmol/L的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培养20 h而获得含Zbed3的菌体;菌体裂解液经超滤浓缩后采用镍(螯合)柱分离纯化得到锌指蛋白Zbed3(浓度达60 mg/L);同时,采用30%醋酸溶解包涵体,用0.5 mol/L的Tris-HCl(pH=8.8)缓冲液中和而使Zbed3在生理pH环境中复性.结果表明,Zbed3复性后在离心上清液中的回收率达到80%,其复性蛋白质与表达产物为可溶性(天然态)Zbed3的圆二色性光谱特征相一致,以此验证了复性后Zbed3空间构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制备、纯化了文昌鱼及七鳃鳗的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以下TM用表示),并分别测定了它们的氨基酸组成。从文昌鱼、七鳃鳗及对虾TM的氨基酸组成的比较和分析,可以看出这几种动物TM中各种氨基酸的含量都较相近:都不含脯氨酸;极性氨基酸的含量都很高,均在55%以上。但每种动物TM中的相近的极性氨基酸之间的的比例却略有差异。在对虾中:谷/门=1.6,赖/精=1.5,苏/丝=0.67。在文昌鱼中:谷/门=1.6,赖/精=1.7,苏/丝=1.5。在七鳃鳗中:谷/门=2.0,赖/精=2.2,苏/丝=1.0。不同来源的TM中的氨基酸组成都很相似,这一点表明TM在进化上具有一定的保守性。但是,不同动物的TM中的相近的极性氨基酸的含量比例又各有不同,由此而进一步分析各种动物在进化上的特征与地位看来是颇有意思的。这三种动物在分类上的位置是:对虾属于节肢动物门,是无脊椎动物(无脊索动物)。而文昌鱼和七鳃鳗同属脊索动物门,文昌鱼属于脊索动物门的头索动物亚门,七鳃鳗属于脊索动物门的脊椎动物亚门,可见文昌鱼与对虾之间的分类地位要比文昌鱼与七鳃鳗之间的分类地位相距更远一些。但是如果从它们的TM中极性氨基酸的组成与比例的差异来分析,文昌鱼与七鳃鳗的TM中的极性氨基酸的组成与比例,看来比文昌鱼与对虾的TM中的极性氨基酸的组成与比例相差的更大一些。如果可以从这些方面来分析文昌鱼、对虾及七鳃鳗之间的演化关系的话。我们感到文昌鱼与七鳃鳗之间TM的进化鸿沟(或说历程)比对虾与文昌鱼之间TM的进化鸿沟要深。  相似文献   
6.
在一九五八年大跃进的形势下,半导体材料的制备成了我校化学系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配合半导体材料铑的制备,曾经进行过各种含锗放物及析煤、烟灰中锗的光谱半定量分析,对于提供制备所需要的原材料起了一定作用。但上述分析工作远不能满足要求,准确地测定锗的合量遂成了我们工作的任务,本试验工作就针对着锗的提取原料硅卡岩为分析对象,寻求一适当方法来测定该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