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据说,100多年前,有个叫汉弗莱·波特的少年,被人家雇去看一台蒸汽机,任务是每当蒸汽机的操纵杆落下来的时候把蒸气放掉。少年是位懒汉,他觉得这活儿太累人,便盯着蒸汽机动脑筋。后来他在机器上装了几条铁丝和螺栓,这样,阀门就可以靠这些东西自动开关了。这么一来,他不但可以脱身走开,玩个痛快,而且蒸汽机的工效率立刻提高了一倍。他就这样“懒洋洋”地发现了经复式活塞的原理。 我们许多人都知道,发明常常来自于那些不知疲倦的科学家、发明家,但未必知道懒人常常奉献发明的硕果。“懒人”由于洋溢着摆不脱的“惰性”,如何少走几步路、少用几分力气、少流几滴汗水?往往左右着他们的思维走势。“懒人”为了节省力气,发明了劳动工具;为了免受行路之苦,“懒人”最早产生了车的创意。  相似文献   
2.
建国初期,江南无煤,这是权威的结论。一位将军偏不信。他以军人的果敢向一支钻探队下达了开钻的命令。这种举动在专家们看来完全是蛮干。钻机达到了应有煤层的进尺,但一无所获。从逻辑上讲,似乎该停钻收兵了,但将军不管这些,不准停机。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后来竟真的传来发现煤层的喜讯。 这是一件真实的故事。 无独有偶。在科学史上也有一件类似的佳话。马可尼当年在提高了无线电装置的功率之后,产生了向大西洋彼岸发送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