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3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邓克 《科学之友》1994,(1):18-19
定向能技术被视为掌握核后时代先进武器装备的一项关键性技术,80年代中期,强激光技术、强微波技术等已成为开发的主要项目,并在陆基、天基两个领域同时展开。美、俄、德、法、英、日、中均有自己的研究实验中心。到目前为止,各种定向能技术已经在功率、分束、聚焦、跟踪、拦截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试验结果表明,最新的定向能技术已经具备跟踪和拦截在低轨道运行的航天器的能力,毋容置疑,定向能技术已为军  相似文献   
2.
川西坳陷中段关键不整合面剥蚀厚度恢复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三叠世以来川西地区经历了以挤压作用为主的多期构造运动,在研究区造成了多个不整合面。本文以这些不整合面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关键不整合面识别和剥蚀厚度恢复,分析了不同剥蚀厚度代表的地质意义。通过镜质体反射率、地震反射剖面特征等分析,认为与川西坳陷中段中生界油气成藏关系密切的几期构造运动分别是安县运动、印支晚幕运动和喜山运动。根据具体资料情况分别选取了镜质体反射率-深度法、镜质体反射率-深度与参考层厚度法、声波时差法对相应的不整合面进行剥蚀量恢复。恢复结果表明:自晚三叠世开始,研究区构造强度中心经历了由北向南的迁移过程;研究区主要构造圈闭形成较早,有利于油气运聚成藏:喜山运动在研究区作用最强,并控制现今构造格局的形成:研究区成藏作用终止于喜山运动。  相似文献   
3.
由于取心资料和室内实验的局限,低渗透注水层的启动压力梯度和渗透率的求取已成为油藏工程分析的难点。以低速非达西渗流的半解析法为基础,导出激动边界的一种精确表达式。针对前人在采用试算法求解激动半径过程中的不足,提出并证明了使用二分法对激动边界进行数值求解的可行性。提出利用最优化算法对注水井的试注资料进行拟合的思路,可以计算储层的启动压力梯度和渗透率。从现场注水井的应用效果来看,该方法可操作性强、计算误差小,可以在低渗储层注水井的动态分析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在盐酸-磷酸-酒石酸-碘化钾-抗坏血酸底液中,Pb(Ⅱ)于-0.56V(vs,SCE),Cd(Ⅱ)(vs,SCE)于-0.69V产生灵敏的催化吸附波,铅镉的浓度在0.01~2ug·mL^-1范围内与波高呈线性关系,大量的锌和硫酸根离子不干扼测定。试样经水直接溶解后,在上述条件下进行测定,锸标准回收卒:97.80%~105.17%,相对标准偏差:5.86%~9.32%;镉标准回收率:95.38%~107.32%,相对标准偏差:9.38%~13.86%。适用于硫酸锌中铅、镉含量〉0.5μg·g^-1试样的测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