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篇
  2014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胡启恒 《科技潮》2006,(5):29-29
21世纪,互联网已从其诞生地美国扩散至世界各地,成为全球战略基础设施。而今,全球网上用户约70%在美国以外;全球电子信箱约50%以上在美国以外。其中,亚太用户数量超过北美,已达1.14亿;中东、加勒比及拉丁美洲、非洲,是互联网用户数量增长最快地区;然而互联网普及率最高的地域仍为北美,已达67.9%。  相似文献   
2.
我受中国科协的委托 ,特来代表中国科协向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第四届全体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 ,向为科技名词统一事业长期付出辛勤努力并取得了重要成绩的各位专家和名词委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敬意 !科技名词的统一是科技知识传播、交流和应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对于促进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科学技术正在飞快发展 ,特别是以信息科学技术为先驱的高技术更是日新月异 ,不断创造出人间奇迹 ,对人类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改变着人们的观念和工作生活的方式。在 2 0世纪最后 3 0年间崛起的互联网已经覆盖到全世界五大…  相似文献   
3.
只隔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世界知识论坛”(第二场)又开讲了。为了满足更多听众的要求,我们将会场从第一场论坛时只能容纳几十人的小会议室搬到了能容纳200多人的多功能厅。会场内几乎是座无虚席——谁也不愿错过与互联网行业的两位重量级人物进行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尽管两位嘉宾在演讲之后又回答了十多个提问,但大家显然是意犹未尽。编辑完这个话题,原本只把互联网当成工作中的一个工具、对其并无什么“感情”的我,倒是对它产生了不小的兴趣甚至是“好感”。互联网的明天会更好,我们的未来也会因此而更富有色彩。“世界知识论坛”将不定期举行,欢迎读者现场参与。请随时留意本刊及外交部网站(www.fmprc.gov.cn)和新华网(www.xinhuanet.com/world/sjzs)的预告。——编者手记  相似文献   
4.
把virtual reality译为“灵境”似有不妥。第一个明显的缺点是与英文原意相距太远;第二不妥是有可能引起误解,以为现代科学技术里头已经产生了玄妙而神异的境界;第三不妥是无法应付大量“同族”的名词,例如virtual library,virtual manufacturing,virtual space,等等,总不好将它们中包含的virtual统统译作“灵”吧。然而我认为好的中译名应是规范的,同一字,在相同的科技领域中,应有确定的译法,使人在看到中译名时,容易理解其原文应是什么。我认为,本着翻译工作“信、达、美”的原则,最主要应考虑的还是尽可能忠实反映原文的意思。所以,我同意将“virtual”老老实实地译为“虚拟”。至于reality,译为“现实”,我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现实”作为一个名词似乎比“实在”用作名词更普遍一些。当然,如果因为在其他已经被普遍承认的科技汉语译名中已经正式采用了“实在”(如何祚庥先生举出的“物理实在”),那么把virtual reality译作“虚拟实在”,以便规范“reality”的中译名,我认为也是可以接受的。现在还有另一种建议是把reality译为“实境”,我觉得这也是很接近英文原意的,可能比“实在”更容易被接受。总之,我赞成“虚拟现实”或“虚拟实境”,我可以接受“虚拟实在”。这样,对于已有的和还将继续出现的大量“virtual XYZ”,也就都有了规范化的译名。至于cyberspace,我认为“电子空间”也不错,只是稍稍太“实”了一点,因为cyber究竟不同于“电子”。所以我赞成王可同志建议的“电象”,似乎同概括性较强的cyberspace这个词更为匹配。  相似文献   
5.
正1987年9月14日,一封标题为"越过长城,走向世界"的电子邮件从中国第一个国际互联网电子邮件节点——设在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内的"中国学术网"发往德国。1994年4月20日,中国第一条连入Internet的64K国际专线开通,实现了与Internet的全功能连接,中国真正成为拥有全功能Internet的国家,这一天,在中国互联网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此事被评为当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之一,并被国家统计公报列为中国1994年重大科技成就之一。  相似文献   
6.
要现代化就要大力发展制造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的一片声浪中,我们一定要头脑清醒,一定要立足于中国的国情,正确选择我国的产业发展道路.物质生产始终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工业化作为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不可逾越.我国工业化尚未完成,当前经济的主导产业仍然是制造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