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综合类   1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杨文襄 《科学通报》1995,40(15):1439-1439
氧化亚氮(N_2O)是大气中的一种重要痕量气体.它不仅是温室气体,影响气候变化,而且还能提供NO导致大气臭氧层损耗.因此,研究 N_2O的各类排放源及测定大气中N_2O的混合比等成为大气科学重视的课题.我国对N_2O在农田、森林土壤的排放通常已开展研究.对燃煤和燃烧生物物质排放的N_2O已进行测定.但是,对我国不同高度大气中N_2O的混合比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将报道利用飞机沿黄海海岸由青岛到上海采取大气样品,测定不同高度下N_2O的混合比,并得到N_2O浓度随高度变化的分  相似文献   
2.
杨文襄 《科学通报》1974,19(5):229-229
近年来,利用有机高分子热释光,作为研究辐射化学基本过程的一种手段引起人们的注意。我们研究了聚乙烯的热释光,借分峰法将各释光峰分开并求得相应的活化能;证实只有经过韬照活化的氧分子才能形  相似文献   
3.
评述了修复大气臭氧耗损的化学法和物理法,某些化学法如在南极旋涡中注入烃类可能由于生成另外的活性氯原子而不能有效地抑制大气臭氧耗损,某些物理法如利用大气电子电荷修复大气臭氧耗损,这是令人感兴趣的方法,它没有其他的化合物生成,但是会遇到技术和光电子材料的难题。在此,提出了另一类修复大气臭氧耗损的新方法,观测到卤代烃在细颗粒物渗溶冰晶表面的低温粘着系数比在冰晶上的粘着系数大2个数量级。因此有可能利用细颗粒物特性和低温非均相反应消除平流层的卤代烃及氯氟烃等达到阻断大气臭氧耗损的链反应。  相似文献   
4.
南极上空春季臭氧耗损很显著,形成“臭氧洞”.大气臭氧气相反应过程不能阐述臭氧洞的产生现象,低温下气相反应,无力解释臭氧的快速损耗.Solomon,Rowland等提出大气中非均相反应可能对臭氧的破坏起重要作用.发生非均相反应需要有颗粒物存在,极地上空平流层云的形成提供产生非均相反应的条件.在南极上空冬季和春季有三种类型的极地平流层云,Ⅰ型颗粒物是由三水合硝酸(NAT)组成,形成温度约为197K;Ⅱ型颗粒物主要成分是水,在约187K形成;Ⅲ型平流层云由珠母云组成.在这些颗粒物上发生的非均相反应将使非活性的储库化合物转化为活性氯,由此导致臭氧急剧下降并产生高浓度的C10.因此研究在冰晶上的非均相反应是大气臭氧耗损过程研究的热点课题。 臭氧在冰晶表面的耗损有两种方式:(1)在冰晶表面发生化学反应,破坏臭氧;(2)臭氧在冰晶表面发生吸附作用.当冰晶蒸发后,臭氧又能释放出来.本工作试图测定臭氧在冰晶上的耗损速率,以后再逐步研究所发生的化学过程和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5.
低温冰晶表面臭氧耗损速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6.
杨文襄 《科学通报》1983,28(3):151-151
多环芳烃一般被认为是稳定的化合物,然而近年报道,在一般环境条件下,如日光或紫外光照射下多环芳烃都能产生反应.因此多环芳烃在电场中、无声放电中以及在等离子体作用下的反应是不能忽视的。本文研究菲在等离子体作用下生成的反应产物及其致突变性。这对认识多环芳烃的污染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杨文襄 《科学通报》1964,9(8):707-707
某些物质在低温下受高能射线辐照后,当逐渐加热到不同的温度时,能释出不同强度的光,在比较复杂的情况下,甚至发光的光谱组成也会随着变化,这种现象称为热释光现象。一般认为,这是由于辐照后所产生的亚稳态粒子或陷阱中电子跃迁所致,且与相转变有关。对于辐照聚乙烯的热释光现象,文献记载不多,即使释光峰的数目亦各不一致。因而在本工作中首先需要确定辐照聚乙烯的释光峰的数目,并了解其消长情况;同时还需估算发光过程中的活化能。此外,为了初步观察释光峰与聚乙烯的结构转变之间的关系,还采用了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