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5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李华林 《广东科技》2015,24(6):22-23
在新线路投运前,一般在调试时,对于短距离的输电线路会采用空充线路的方法进行确认差动回路的正确性,但是对于长距离的输电线路,由于对地电容的增大,其末端电压往往会明显高于始端电压,此时一般会加装一个高抗器,但加装高抗器后,其末端充电电流会接近于零,也就无法测定使用采集两端电流的线路光纤差动保护。探讨了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前往其他星球的漫长旅途中,要是能让宇航员像动物那样“冬眠”该有多好!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人研究过怎样让宇航员冬眠,原因很简单——冬眠究竟是咋回事,我们知道的还很少。不过,许多科学家正在密切注视着一种具有超凡本领的小动物,这就是土拨鼠,因为它有可能让我们最终揭开冬眠的奥秘。  相似文献   
3.
用内生技术学习曲线对西部能源系统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能源系统分析模型中技术参数外生给定而不能真实地反映学习效应的问题,该文构建了一个内生化技术学习曲线的西部能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型。通过模型研究了在是否考虑内生技术学习曲线的情况下的2种不同的能源系统分析情景。结果表明,考虑内生技术学习曲线后,电力系统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它趋向于引入效率更高环境更友好的新技术,从而使得西部能源结构更趋合理,能源系统对生态环境的冲击变小。  相似文献   
4.
西部可持续能源开发利用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研究中国西部可持续的能源开发利用战略,建立了西部可持续能源开发利用模型。该模型以能源系统优化模型——MARKAL模型为内核,耦合了能源服务需求预测模块、水资源需求模块、污染物排放模块、经济分析模块和内生技术学习模块。应用该模型研究了2000—2050年间西部地区终端能源需求、一次能源供应、电力消费及构成、水资源需求以及污染物排放等。并分析了“能源东送”方案对西部能源系统的影响。结果显示,2050年中国西部终端能源消费量将达到12.43亿t,一次能源消费量将达到14.67亿t。预计“能源东送”方案实施后,一次能源消费、电力需求、水资源需求和污染物排放均会有较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5.
不同历史时期由于女性身体不同“文化移入”的差异,人们对于女性身体的审美观照有着不同的感受,审美对象在当下也获得多重的语义张力。本文尝试从三方面反思置于后现代消费主义语境下的女性身体及其与审美对象,意识形态,审美视角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2013年以来,北京以及中东部地区城市雾霾的持续发生、多地PM2.5指数“爆表”,引起了公众和政府的广泛关注.研究显示:我国城市的空气污染已从煤烟型转化为石油燃烧排放型,其中机动车辆对大气污染贡献率超过60%,而且比例持续上升.研究成果揭示:PM2.5总量80%以上为气溶胶,行驶在全国大小道路上的上亿辆汽车,就是国内气溶胶污染物的主要“贡献者”.由此可见,切实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关键在于降低汽车排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