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3篇
  201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西藏希夏邦马峰地区岩石绝对年龄数据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璞  戴橦谟  张梅英  洪阿实 《科学通报》1965,10(10):925-925
1964年3—5月参加国家体委希夏邦马登山活动的地质工作者刘东生、王新平及王鸿宝等同志在该区采集了一些变质岩、花岗岩和伟晶岩的标本,对其中七个样品进行了 K-Ar 法年龄测定,所测标本简略的地质情况如下:1.希夏邦马峰区主要由一套亘厚的变质岩组成,考察队命名为希夏邦马群(刘东生,1964),按岩性本群可分为三部(熊洪德),最下部(1)为眼球状(硅线石)石榴石黑云母片麻岩,出露于5,800米基地附近,北倾20—30°。在希夏邦马峰东南聂拉木以南本层出露较广并向下过渡为条状混合片麻岩;沿聂拉木以南剖面所见本层露头最低高程为拔海3,200米。在希夏邦马峰北坡5,850米以上眼球状  相似文献   
2.
岩土介质微观力学动态观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梅英 《科学通报》1993,38(10):920-920
1 前言研究岩土介质变形破坏的微观机制,以往主要是根据试样最终破坏结果的微结构变化来推论其在受力状态下的变化规律。然而岩土介质在受力状态下微结构的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对岩土介质力学性状的评价是运用静态的方法研究动态的过程,必然有其局限性,而且只能停留在定性的研究上。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为使宏观与微观的研究紧密结合,我们根据岩土介质的特性,设计了加载装置,并且套装在扫描电镜内的拉伸台上,分别进行直剪和压缩试  相似文献   
3.
提供了两种含噪图象的恢复算法:农点扫描法和模拟退火法。用这些算法对不同信噪比的图象进行恢复的结果表明:当信噪比较高时,采用逐点扫描法是快速,满意的。在低信噪比时,采用模拟退火法将比逐点扫描法得到更好的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4.
碳纤维单丝直径通常小于10μm,拉断载荷很小,其拉伸试验有别于常规材料.测定了T300-12K碳纤维单丝的拉伸性能,考察了拉伸速率对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拉伸速率提高,碳纤维单丝拉伸强度明显增大,拉伸强度由拉伸速率为0.1mm/min时的2 699MPa增加到10mm/min时的3 464MPa;表观弹性模量略有增大,大致呈线性规律增加,由拉伸速率为0.1mm/min时的186GPa增加到10mm/min时的209GPa;断裂伸长率随拉伸速率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5.
利用人喉癌手术切除标本建立了裸鼠移植瘤模型,已传至第9代。原代移植成功率为66%,潜伙期30—70天;鼠间传代移植成功率为100%,潜伏期14—19天,生长稳定。经光学显微镜检查,各代移植瘤组织结构与原人喉癌组织基本一致。电镜检查证明,具有人癌喉特征,癌细胞间有大量桥粒,胞浆中可见较多张力原纤维,有的张力原纤维与桥粒相连。细胞表面有较多指状突起,核膜规则,胞浆中线粒体较多。该移植瘤模型的建立,为研究人喉癌的生物学特性、功能及实验治疗提供了有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