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与普及   26篇
综合类   1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三纪济阳盆地大地构造性质及其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中-小型构造、深部构造、地温场、岩浆活动、沉积建造、地貌和水文特征判断,早第三纪济阳盆地大地构造性质属大陆裂谷,其演化经历了前裂谷期裂谷孕育、裂谷期初始扩张裂陷—强烈扩张裂陷—晚期扩张裂陷—衰亡和后裂谷期拗陷漫覆6个阶段,晚第三纪为拗陷盆地.  相似文献   
2.
以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高效气藏为例,通过能量场的数值模拟,定量.半定量地分析油气成藏关键时刻能量场控制下所发生的烃类生成、运移和聚集及储层等要素演化以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指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是二叠系烃源岩大量成油期,断层沟通油源,油气在飞仙关组古构造圈闭内聚集成大型古油藏;晚侏罗世-白垩纪大巴山前陆盆地巨厚堆积,导致古油藏被深埋,古温度达到170~210℃,古油藏发生裂解成气,古油藏成为高效气源灶;与此同时,高温环境下发生的硫酸盐热还原作用,产生大量H2S等酸性气体,使得古油藏范围内的白云岩储集层发生深部溶蚀作用,储层物性得以改善与保持;喜马拉雅运动,在大巴山前缘产生强烈变形,古气藏发生调整、降温与降压,形成现今气藏分布状态.  相似文献   
3.
碳循环是生命改造地球的最主要途径.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活跃碳库,其储碳-释碳的异常波动对地球表层系统演化具有革命性影响.然而,中元古代无机碳同位素的相对稳定表明,地球碳循环达到了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因此,研究中元古代海洋中由微生物主导的碳循环对于我们认识地球宜居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有机质来源、降解与富集等方面论证了中元古代海洋生物碳泵的主要地球化学过程,提出初始有机质来自以蓝细菌为主的多源生物,有机质降解有反硝化细菌、铁还原菌、硫酸盐还原菌、产甲烷菌等多种微生物参与.以中元古界下马岭组为例,定量分析了受初级生产水平和水体氧化还原程度控制的微生物降解作用及降解程度,估算14亿年前的海洋惰性可溶碳库增储可能达1000×1012~2500×1012t,仅燕辽盆地埋藏的有机碳就达6000×108t.最后,本文讨论了磷、铁供给对海洋碳循环的重要控制作用,提出未来开展高精度沉积地球化学解析和多元素循环精细建模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塔里木盆地西部作了构造体系控制油气建造的研究,内容包括:1.本区构造运动发展阶段简史;2.构造体系控制油气网络的模式;3.喜马拉雅、新构造运动与油气的形成和改造;4.简要结论。  相似文献   
5.
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发育了中下寒武统和中上奥陶统两套有效烃源岩.寒武系烃源岩以灰质硅质泥岩/页岩、泥灰岩、泥晶灰岩/云岩为主,赋存在欠补偿盆地相和蒸发泻湖相中,水体的分层使表层水生长有大量的浮游生物,底层水缺氧,因而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保存条件是寒武系源岩发育的主控因素.中上奥陶统源岩以泥质泥晶灰岩、灰质泥岩、页岩为主,主要发育在台缘斜坡相和半闭塞-闭塞海湾相中;台缘斜坡灰泥丘相有机质的富集可能与上升洋流引起的生物高生产力有关.由于斜坡环境水体透光性好且底流携带的营养物充足,导致水体中既有Tasman-ceae、G.prisca等浮游藻类的大量繁殖,又有底栖叶状植物(宏观藻)的广泛发育,从而形成高TOC含量的海相Ⅱ-Ⅲ型有机质.  相似文献   
6.
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海相烃源岩成烃演化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系统分析源岩沉积样式并结合区域地温场,综合研究了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和四川盆地古生界海相烃源岩的热演化特征,建立了相应的成烃模式,探讨了各自的生烃潜力.海相烃源岩可划分为4种成烃演化模式:早期快速演化型、中期快速演化型、持续演化型和多期演化型.其中,早期快速演化型对形成工业性油气藏直接贡献不大,以寻找古油藏或原油裂解气为主:中期快速演化型虽然已发现较多气藏,但总体规模有限;后两种类型都取决于前期的演化程度,若较低后期仍可生成液态原油,否则以生气为主.四川盆地古油藏得以较好地保存,源岩普遍经历了干酪根-油-气的演化过程,这对于塔里木盆地天然气勘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四川盆地侏罗系沙溪庙组砂岩储层存在着十分严重的储层损害潜在因素,在钻井和油层改造过程中及易造成油层伤害.通过对川中地区沙溪庙组砂岩储层微观地质特征和储层潜在损害因素的分析,结合陕北安塞油田长6油层地质特征和近20a的酸化压裂技术方法,建议在下沙溪庙组油层酸化压裂改造过程中使用田菁粉压裂液,在压裂液的反排时采用“控制反排速度,逐步放大压差,压裂末期适当挤入少量大直径压裂砂”,以避免砂粒受冲击造成地层伤害;建议酸化液添加冰醋酸稳定剂,或其他一些铁离子络合剂,并尽可能缩短工期,避免形成沉淀堵塞孔喉;对于含浊沸石的砂岩储层,不宜用盐酸酸化,建议用酸度较弱的磷酸或磷酸与盐酸的混合酸.  相似文献   
8.
东灵山土壤层中黑色磁性球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宝民 《科学通报》1992,37(12):1113-1113
东灵山是北京西山最高峰,山顶有厚0.5 m±、在温凉较湿润气候条件下由母岩风化分解及风成堆积形成的亚高山草甸土分布,基岩为侏罗纪安山岩。在其东侧鞍部(地面标高2080m),人工挖掘一剖面,于地下0.10—0.15m深处采集的土壤样品中,发现大量黑色磁性球粒(以下简称球粒)。应用多种分析测试手段,对从中选出的部分球粒进行了研究,证明其中可能有微玻璃陨石和彗星消融型宇宙尘。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华北北部中、上元古界海相碳酸盐岩有机质丰度与海底热水流体富集元素P, Cu, Zn, Ni和Ba等元素含量及其组合的相关性的探讨, 结果表明, 热水流体富集元素明显在相关层段不仅与TOC呈正相关关系, 而且还和海底热水流体输入的SiO2含量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相应层段海底热水流体输入的SiO2含量也与TOC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部分高于庄组、雾迷山组、铁岭组以及绝大部分下马岭组有薄层状硅质岩出现, 随之TOC和与热水流体活动有关的微量元素也逐渐增大, 暗示部分层位碳酸盐岩中有机质的富集与海底热水流体活动有关. 另外, Al/(Al+Fe+Mn)值常常随着海底热水流体活动对沉积物形成的贡献的增大, 比值随之减小, 而Fe/Ti比值的变化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10.
详细研究了库车坳陷卡普沙良河剖面恰克马克组叠层石的形态及内部构造、微量元素、氧碳同位素特征。指出该叠层石的形成环境为咸水湖盆。从恰克马克组沉积为湖盆扩张期这一事实出发,认为叠层石的发育与干盐湖无关,而可以作为海泛存在的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