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6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20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显微和亚显微水平上,研究了镰游仆虫E.harpa的形态结构及其在无性分裂时期的形态发生。对无性分裂期间各种纤毛器原基的起源和发育作了详细的观察和描述,着重注意了各种纤毛器原基的相互关系和发生的顺序性。同时,对基体在皮层上的“移动”及基体与“基体托架”的关系也作了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棘尾虫Stylonychia mytilus包囊形成和解脱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棘尾虫形成包囊时,虫体变得瘦长并团缩成圆球,毛基系也随着逐步脱落,它的两个大核由椭圆形变成纺棰形或长圆形,在虫体中部发生纵向融合,四个小核也减少成为两个,最终成为由两层包囊膜围着的具一个圆形大核和两个小核的休止包囊;棘尾虫脱囊时,融合大核发生特殊的染色质改组现象:即大核染色质变得中部着色深周边着色浅,以后周边的着色程度也变深;或者是大核染色质变得一部分着色深另一部分着色浅,以后另一部分着色也加深。接着,一个融合大核分裂成为两个大核,两个小核也分裂为四个,随着核器的变化,逐渐长出毛基系,虫体同时也逐步拉长,不久便穿膜而出。  相似文献   
3.
该文以六种限制性内切酶对上海四膜虫mtDNA进行单酶完全酶切,EcoRⅠ、HindⅢ、HhaⅠ酶切均产生4个片段,PstⅠ、HpaⅡ、HaeⅢ酶切分别产生5、6、7个片段。不同的酶切征段大小及总和有一定的差异,酶切结果比较,有较大的差异。同其它方法如四膜虫大核rDNA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同工酶分析及皮层细胞骨架组分分析结果一致,进上步证明上海四膜虫是梨形四膜虫复合种的一种。  相似文献   
4.
报告了寡毛双眉虫(Diophrys. oligothrix) 的形态学特征以及它在无性分裂时期形态发生的全过程。观察了前仔虫口围带的形成过程,并将其与亲代的口围带进行比较,认为前仔虫口围带是经过重建的。从口器、大核等的情况反映出寡毛双眉虫与游仆虫、盾纤虫以及尾刺虫在进化上的关系。并认为前、后仔虫形成后仍继续恢复其典型的纤毛模式。  相似文献   
5.
棘尾虫 Stylonychia mytilus 是原生动物纤毛虫纲,腹毛虫目中一种常见的纤毛虫。身体扁平,肾形,背面略凸,腹面平坦,体长约100~300μ。腹面的棘毛,计有八根额毛,五根腹毛,五根肛毛和三根尾毛。背面则具五列背毛。分裂间期的核器官,是二个大核和二个小核。大核呈长椭圆形,长约43μ;小核圆球形,直径约为4.4μ。  相似文献   
6.
应用于腹毛类纤毛虫的一种改进的蛋白银染色方法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以腹毛类的棘尾虫 Stylonychia mytilus、游仆虫 Euplotes identatus、角毛虫 Keronopsis,rubra、急纤虫 Tachysoma pellionella、Steinia(Oxytricha)platystoma和拟尾枝虫Paraurostyla weissei六种纤毛虫为材料,对Tuffrau(1967)报道的蛋白银染色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更为简便易行的、在腹毛类纤毛虫中适用面更广泛的和较为有效的蛋白银染色方法。改进的蛋白银染色方法与Tuffrau方法的不同之处是选用饱和异汞溶液为固定剂,以纯蛋清代替了迈尔(Meyer)氏蛋清涂片,并作了用 1%琼胶涂于玻片上而复盖纤毛虫的处理。本文并结合介绍此改进的蛋白银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提出了在制片过程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取得成功的关键及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世界上有一些原生动物学家、细胞生物学家和遗传学家开始注意到纤毛虫(Ciliates)皮膜(Pellicle)上的“纤毛图式”(Ciliary pattern)。什么是纤毛虫的“纤毛图式”?纤毛虫是分化比较复杂,进化比较高等的一类单细胞原生动物。它们身体(即细胞)表面的皮膜上长有纤毛、纤毛的衍生物和由纤毛所组成的“纤毛器”(Ciliature)。各种纤毛虫所具有的纤毛、纤毛衍生物和“纤  相似文献   
8.
E.eurystomus的无性分裂过程是以大核发生改组为起点的.“3”字形大核的两个末端几乎同时发生“改组带”(reorganization band),并向中间移动,直至相互融合、凝缩,最后经无丝分裂分开成两个仔大核.在大核进行改组不久,小核也开始变化.它首先离开原位朝大核中心位置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原来小核里的结构由致密逐渐变得松散,并不易着色,而且体积膨大并由圆形变成椭圆形,随后出现着色深的线条状结构(染色体),逐渐分开趋向两极,最后分裂成两个仔小核.细胞质在无性分裂周期中明显的变化是不断地增加体积,在大核融合凝缩期间,细胞质的体积逐渐达到最大,以后出现分裂沟收缢,直至分裂成两个仔虫.此外,E.eurystomus在无性分裂过程中,其大核会出现生理意义不明,但可能是培养条件变化而引起的第二次改组现象.  相似文献   
9.
棘尾虫Stylonychia mytilus是原生动物纤毛虫纲,腹毛虫目中一种常见的纤毛虫。身体扁平,肾形,背面略凸,腹面平坦,体长约100~300μ。腹面的棘毛,计有八根额毛,五根腹毛,五根肛毛和三根尾毛。背面则具五列背毛。分裂间期的核器官,是二个大核和二个小核。大核呈长椭圆形,长约43μ;小核圆球形,直径约为4.4μ。张作人等曾在棘尾虫Stylonychia mytilus上,通过切割再生、摘除大小核及移动大核的  相似文献   
10.
本工作对刺Dun纤虫的皮膜,口器,棘毛,背触毛以及细胞核和了超微结构水平的观察。结果表明,其皮膜银线系所在部位细胞外持呈电子致密的三角形,与周转外质有一定的间隙,此外的表膜呈小孔与外界相通;棘毛基部存在根纤维较短,伸入胞质深处;在纤毛器尤其是背触毛窝周围存在有膜囊,其在靠近细胞外质处常释放出内含的电子致密物质可能对背毛的支持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