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7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白皮松形成层活动周期中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白皮松(PinusbungeanaZucc.)枝条不同组织中过氧化酶(POD)和酯酶(EST)同工酶的酶谱也不同,而且每种组织中这两种酶的同工酶酶谱随形成层活动周期的变化而变化。在休眠期,形成层区域过氧化物酶的同工酶酶带最多,这时周皮和韧皮部中酯酶同工酶谱在正极端出现一些酶带,这可能与抗寒有关。  相似文献   
2.
1或2年生构树的茎干去木质部后立即除去所有的芽和叶,如果对去芽顶端施以外源IAA,或IAA和GA的混合物都能诱导新的茎干状结构的形成。但GA与IAA共同使用后减少了IAA所诱导形成的茎干状结构中维管组织的细胞数。单独用GA可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抑制新的周皮、形成层和维管组织的分化。  相似文献   
3.
构树剥皮再生中内源IAA的变化及其组织定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研究了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 (L.)Vent.)剥皮后维管组织再生过程中内源IAA浓度的变化,并用改进的免疫金银法测定了此过程中内源IAA在不同组织中的分布。结果表明,剥皮后内源IAA浓度迅速升高,升高幅度近100%。去除树冠和遮光抑制了维管组织的再生,但却没有影响内源IAA浓度的变化趋势。这似表明,剥皮刺激诱导的内源IAA浓度的快速升高可能是束缚态IAA的快速释放,而不是芽和幼叶新合成的结果。内源IAA组织定位的结果表明射线细胞、愈伤组织和新生维管组织内均有较多的银颗粒标记。这些似可表明,高浓度的内源IAA可启动未成熟维管组织细胞的脱分化,而较低浓度的内源IAA流则可诱导再生形成层的发生和活动。  相似文献   
4.
杜仲形成层活动周期及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形成层3月中旬恢复活动,7月下旬形成层细胞停止分解,同时停止产生新的韧皮部细胞,但直到8月中旬才停止产生新的木质部细胞。12月新形成的未成熟韧皮部和木质部组织都继续分化、成熟。形成层活动周期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和酶活性在形成层区域和木质部区域中变化最大。POⅠ和POⅡ组同工酶只在春季形成层恢复活动时期的活动状态发生变化。负极端的ESTⅢ ̄Ⅴ组  相似文献   
5.
显微、超微结构研究表明 ,短日照条件下豌豆顶芽的衰老过程是从营养生长锥向花芽的转化 ,而用DNA原位末端标记 (TUNEL)、Caspase 8WesternBlot和 14 0bpDNA片断积累的试验结果证明 ,转化为花芽的整个生长锥细胞发生了编程性死亡 (PCD) ,而且其最顶端部分细胞首先发生PCD ,而顶端周围的分生组织细胞逐渐分化出花芽的各部分 ,但顶芽最后并没有发育成为完整的花 ,所有细胞就都发生PCD ,从而顶芽衰老  相似文献   
6.
杜仲(Eucommia ulmoides)枝条中的多糖颗粒经Ⅰ-KI溶液染色不显蓝黑色反应,偏光显微镜检查也不显示各向异性。髓、木质部、木射线和皮层薄壁细胞内多糖贮量的变化和形成层的活动周期有关:从5月下旬至12月中旬,逐步积累:从12月下旬至翌年4月中旬则逐步消失。韧皮部薄壁细胞中的多糖颗粒很少,而且没有季节性变化。淀粉酶同工酶酶谱在不同组织中不同,并随形成层的活动状态而变化,但与多糖颗粒的积累和消失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 (L.) Vent.)去木质部后,IAA的运输抑制剂TIBA(三碘苯甲酸)可抑制IAA对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的再生与活动,以及木质部和韧皮部分化等的促进作用。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的变化与组织的分化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植物细胞质中存在类Fas死亡因子的实验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物细胞中Fas的主要功能是激活胞质中的死亡程序。在长日条件下生长的G2豌豆生长锥细胞胞质中, 液泡在诱导细胞死亡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G2豌豆中Fas的表达模式表明,类Fas主要存在于程序化死亡细胞的泡中。烟草原生质体中Fas的表达与维生素K诱导的程序化细胞死亡的启动密切相关。该研究表明,植物细胞中可能存在着类Fas介导的胞质细胞死亡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