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7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书虱属啮虫目虱科昆虫,是粮仓、图书馆及家居生活中较常见的一类昆虫,较少出现在实验动物屏障环境中。本单位在屏障动物房IVC排风管道中发现书虱爆发,经采取管道清洗、敌敌畏消杀及降低湿度等措施,控制了书虱爆发,清除了病原威胁。本文对书虱爆发的经过、处置方法及效果进行了介绍,并对书虱的来源、处置方法的选择及书虱对实验动物屏障设施的潜在风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ENU诱变获得4种白斑小鼠及对突变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表型驱动法”是通过诱变、定位及克隆突变基因来研究基因功能的一种手段. 以ENU处理C57BL/6J(B6)雄鼠150只, 繁殖后代小鼠3860只, 筛查到有突变表型的小鼠210只, 经传代实验得到能够遗传的突变鼠10余种, 其中4种为呈显性遗传的白斑突变, 它们是Wbct, W−1Bao, W−2Bao和W−3Bao, 共同表现为腹部、四肢末端及尾部的局部白化. 为定位这些突变基因, 选择平均分布于小鼠基因组且在B6与DBA/2J(D2)间有差异的微卫星标记39个, 区分(B6×D2)×D2的F2代有无白斑表型后, 用39个微卫星进行基因组扫描. 结果表明, W−1Bao突变基因与D5Mit168的LOD值为0.56, 与D5Mit352的LOD值为4.47. 在此基础上, 逐步选择接近突变基因的微卫星D5Mit290, D5Mit312, D5Mit356及D5Mit308, 扩大F2的数量至537只, 将W−1Bao突变基因定位在第5号染色体D5Mit356及D5Mit308之间, 距着丝粒约42.19 cM; 同理, 将W−2Bao及W−3Bao突变基因也定位在与W−1Bao相近的区域, Wbct突变基因定位于第1号染色体距着丝粒约41.6 cM处. 经过检索小鼠基因组数据库和对染色体局部基因的逐个分析, 认为kit基因为W−1Bao, W−2Bao及W−3Bao白斑突变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3.
通过制备Plcd1转基因小鼠研究Plcd1基因功能.首先逆转录PCR获得约2.2kb的Plcd1基因全长,T载体克隆后测序验证;以pMD19-T-Plcd1为模板,通过设计引物及PCR扩增引入酶切位点,与pEF6/V5-His同时进行酶切、连接,构建pEF6/V5-His-Plcd1表达载体;经真核表达验证后,酶切获得目标片段,显微注射681枚受精卵,在82只仔鼠中获得转基因阳性首建鼠15只,其中13只稳定遗传并建系.PLCD1-HIS融合蛋白在睾丸组织中表达,在皮肤组织中无表达.Plcd1转基因小鼠为Plcd1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通过反复回交——筛选目的基因的手段,将C57BL/6-Tg(UBC-GFP)30Scha/J转基因小鼠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分别向BABL/C、CBA/J、DBA/2J、AKR/J、FVB/J等品系小鼠导入,得到了5种不同遗传背景且带有GFP基因的导入系小鼠.冰冻组织切片等方法显示GFP导入系小鼠的皮肤、肝、肾、心、肺等均有不同程度的绿色荧光蛋白表达,不同遗传背景对GFP的组织表达谱、血液生理指标及繁殖性能未见影响.本实验采用基因导入法培育了5种新的带有GFP导入系小鼠,这些不同遗传背景的基因导入系小鼠为移植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材料.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灵长类实验动物生产单位的猴舍清理常用冲洗方式的局限性,本文介绍了一种猴舍冲洗用水变频加压系统,本套系统具有软启动、恒压可调和分时段控制的特点,经过实测该系统具有冲击力强、冲洗工作效率高和节约用水的显著优势,并就如何灵活应用,充分发挥本套系统的效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KitW-2Bao是本实验室培育的B6背景、呈单基因显性遗传的突变系小鼠, 杂合子腹部、肢端及尾端白化, 纯合子全身白化、黑眼、不育. 突变纯合子小鼠生殖腺变小、结构异常、缺乏生殖细胞, 杂合子雄鼠部分精曲小管内无生精细胞. 通过连锁分析将突变基因定位于第5号染色距着丝粒42.8 cM处, 确定Kit为候选基因. RT-PCR扩增Kit全长的mRNA, 经测序发现其ORF的第1228位碱基由G转换成T, 这一变化导致第410位的氨基酸由V变成F, 预测会引起局部二级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随后将杂合子突变小鼠互交, 在基因型鉴定的基础上, 通过碱性磷酸酶染色等方法追踪生殖细胞异常发育过程, 发现在胚胎11.5 d, 突变纯合子小鼠的原始生殖细胞未出现在尿生殖嵴区, 突变杂合子小鼠的原始生殖细胞显著减少; 在胚胎15.5 d, 纯合子小鼠睾丸内精曲小管结构分化不清, 无精原细胞, 卵巢内无原始卵泡; 杂合子小鼠精原细胞及原始卵泡数量显著减少. W-2Bao为KIT胞外区第4个Ig结构域内唯一的等位突变, 是研究其功能及生殖系统发育机制的新材料.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筛选培育眼部突变表型小鼠,为人类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材料。方法 采用 N-乙基-N-亚硝基脲 ( N-ethyl-N-nitrosourea,ENU) 诱变处理 G0 代小鼠,繁育获得 G1 代,筛选眼部突变表型个体,进行遗传力试验、临床 诊断及病理学观察。结果 本实验繁殖 G1 代小鼠 2782 只,经筛查获得眼部突变表型小鼠 65 只,可稳定遗传小鼠 3 例,分别表现为: 角膜混浊、小眼球和虹膜异常等特征。角膜混浊者其角膜症状严重程度差异较大,角膜病变部位 明显增厚,部分伴有新生血管; 小眼球者睑裂较小,甚至上下眼睑粘连,外观眼球不可见,病理学检查可见内有发育 异常的小眼球; 虹膜异常者可见瞳孔偏大,明显偏离中心位置,偏向位置不定,对光无反射,病理学观察可见虹膜晶 状体粘连、虹膜缺损,严重者伴有视网膜异常等。结论 本实验成功培育了 3 例眼部突变表型小鼠,为人类相关疾 病的研究提供良好的材料。  相似文献   
8.
遗传性角膜基质变性小鼠及其突变基因的定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ENU诱导C57BL/6小鼠获得的角膜浑浊突变系小鼠(B6-Cd)为研究对象,遗传试验及病理切片证实为单基因显性遗传的角膜基质变性;采用连锁分析法,用39个微卫星对角膜基质变性小鼠的150只F2代个体[(B6×D2)F1×D2]进行基因组扫描,发现突变基因与D13M it262(距着丝粒42.6 cM)的LOD值为40.54,与D13M it76(距着丝粒47 cM)的LOD值为38.77,突变基因初步定位于13号染色体距着丝粒45.24 cM处.本研究提供了一种人类遗传性角膜基质变性的极好模型,为该病发生机制、药物开发及突变基因的克隆提供了新型材料.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通过制备Vill转基因小鼠研究该基因的功能。 方法与结果 首先由RT-PRC方法获得全长约2605bp的Vill基因;经T载体克隆测序验证后,以克隆载体pMD19-T-Vill为模板,设计引物并引入酶切位点,将PRC扩增产物与pEF6/V5-His-LacZ同时进行酶切、连接,构建表达载体pEF6/V5His-Vill;经真核表达验证后,酶切获得含Vill基因的显微注射DNA构件;显微注射390枚受精卵后,在出生存活的77只仔鼠中获得转基因阳性GO代小鼠19只,其中16只能够稳定遗传并建系,转基因阳性小鼠外观未有明显改变。 结论 Vill转基因小鼠为该基因的功能研究准备了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