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10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报导了沼泽红假单胞菌在暗纹东方鲍育苗中应用的初步研究.试验过程中按水体50μg/L的浓度向试验池投放沼泽红假单胞菌,研究该菌对育苗池水质、仔鱼育成率以及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50μg/L的沼泽红假单胞菌可以有效去除育苗池水的COD(化学需氧量)、N-NH4^ (氨氮)以及N-NO2^-(亚硝氮),从而显著改善育苗池水质,稳定水体DO(溶氧);同时,暗纹东方鲍仔鱼育成率以及生长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暗纹东方鲀胚胎发育的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详细记叙了暗纹东方 胚胎发育各阶段的形态特征及早期发育的生物学资料.暗纹东方 的卵为沉性卵,入水后具粘性,其粘度与受精效果有关.卵径为1.118~1.274mm,具油球280~390个,油球径为0.026~0.078mm.作者采用连续法对受精卵的发育进行观察.在水温18.7~21.2℃时,受精卵历时139h10min开始孵出仔鱼.其发育过程划分为35个时期.本研究可为开展暗纹东方 的人工育苗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
涟水县鸟类自然保护区黄嘴白鹭资源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涟水县鸟类自然保护区黄嘴白鹭种群近年增长较快 ,拟升级为省级黄嘴白鹭自然保护区。为此对保护区内基本概况和黄嘴白鹭等鸟类资源现状作了进一步调查 ,结果显示 ,保护区现有鸟类 1 6目 34科 1 1 5种 ,约 2 0 0 0 0只。其中 ,黄嘴白鹭 1 2 0 0 0余只  相似文献   
4.
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us)核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东方属的河鱼在中国东海及其周边水域共有 2 3个物种被鉴定 ,其中的 7个物种 ,即星点东方 (Takifuguniphobles)、豹东方 (T .pardalis)、异被东方 (T .poecilonotus)、幅斑东方 (T .radiatus)、红鳍东方 (T .rubripes)、黄鳍东方 (T .xanthopterus)以及痔斑东方 (T .chrysops)的染色体核型已有报道[1,2 ] ,有 3个物种的RAPD标记被用于种类鉴别和亲缘关系分析[3 ] .但暗纹东方 (Takifuguobscurus)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相似文献   
5.
描述了杂交东方鲀(弓斑东方鲀暗纹东方鲀)胚胎和仔鱼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杂交东方鲀受精卵沉性,圆球形.卵膜较厚,半透明.卵黄均匀,淡棕黄色.卵径1.43~1.56mm.油球310~420个,球径26~78μm.在水温18.6~21.5℃条件下,从受精至孵化出膜需144h50min.初孵仔鱼的卵黄囊消失需10d左右.上述生物学资料,为进二步开展杂交河豚鱼人工育苗、改良和开发新品种,奠定了必要的繁殖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6.
暗纹东方Tun(Takifugu obscurus)核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长江白暨豚行为的研究,始于近几年。作者于1983年12月至1985年2月,在历年来白暨豚出没较多的洪湖新滩口——螺山江段、安徽安庆——黑沙洲江段,采用多条小木船分散在江面上,从多个角度对自然状态下的白暨豚出水呼吸时所表现出的行为特征,作了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8.
不同生态环境下中华绒螯蟹的肉脂品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长江野生、湖泊放流、网围养殖、池塘养殖4种生态环境的同规格成蟹,对其进行64个肉脂品质指标的测箅.结果表明,组内雌、雄可食部分比例、粗脂肪、灰分、脂肪酸、微量元素等指标差异较小;水分、粗蛋白、氨基酸等指标差异较大,粗蛋白、氨基酸各有显著差异的指标均为雄蟹小于雌蟹.同性别不同生态环境成蟹粗蛋白、氨基酸各指标的差异较小;可食部分比例、粗脂肪、水分、灰分、脂肪酸、微量元素等指标差异较大.综合均值比较结果和实践经验分别选取13个和16个指标,对4组雄蟹、4组雌蟹进行判别分析.判别结果表明所选取指标可较好反映中华绒螫蟹肉脂品质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白鳍豚自然群体数量及其锐减原因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据1991年对宜昌——江阴(1512km)河段进行白暨豚生态考察,在湖北宜昌——城陵矶、湖北螺山——新滩口、安徽官洲——黑沙洲、江苏镇江长约800km 河段内仅观察到白鳍豚86头,与1986年同期同河段内观察数相比,减少104—106头,其自然群体数量平均年衰减比例为14.60—14.84%,按此比例推算,我国白鳍豚自然群体数量已不足128—130头。作者认为,水利工程、工业污染、渔业、航运等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是造成白鳍豚自然群体数量锐减的主要原因。建议加强对野生种群及其栖息地的就地保护,同时挑选健康的自然小群迁入“养护水域”,开展白鳍豚保护生物学研究。  相似文献   
10.
暗纹东方(Takifugu obscurus)核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方属的河鱼在中国东海及其周边水域共有23个物种被鉴定,其中的7个物种,即星点东方(Takifugu niphobles)、豹东方(T. pardalis)、异被东方(T. poecilonotus)、幅斑东方(T. radiatus)、红鳍东方(T. rubripes)、黄鳍东方(T.xanthopterus)以及痔斑东方(T. chrysops)的染色体核型已有报道[1,2],有3个物种的RAPD标记被用于种类鉴别和亲缘关系分析[3].但暗纹东方(Takifugu obscurus)的细胞遗传学研究尚未见报道.暗纹东方是长江河口水域习见种类,其脂肪含量低,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高,肉质鲜美,有良好的国际市场.但随着长江水质恶化,有回游习性的野生暗纹东方资源逐年锐减.同时,1998年以来该物种的人工繁殖规模逐渐扩大,由于亲鱼极少而引发近亲交配以及遗传漂变,出现种质退化.由于人工引种及混养引起的种质混杂亦日趋严重,影响产品声誉.本文采用肾细胞染色体制片法,对野生暗纹东方雌雄二种性别的个体进行了核型分析,为深入进行东方种质鉴定以及遗传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