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21篇
  2017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用粘弹谱仪、x射线衍射、DSC研究了PET—云母复合物的Tg区域的多重转变等松驰转变行为,探讨了加工、云母填充对PET—云母材料性能影响的分子运动机理。不同热历史(如不同成型条件、热处理等)使聚合物分子形成不同链段运动;处于高温位的Tg(u)其运动单元是受结晶、内应力、填料作用影响的非晶区链段。  相似文献   
2.
稳定土拌合站在道路工程中有着广泛用途,无论是旧路的养护,还是新路的建设,亦或是在城市道路或者山区道路的水泥路面和沥青路面的水泥稳定料基层施工中。但稳定土拌合站的上料仓顶部筛子在施工中遇到砂砾粒径大而多,潮湿的时候设备产量偏低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浅谈在国道213线合作至郎木寺公路稳定土拌合站加装振动筛的改进,阐述采用振动筛的加装方案,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满足施工需要。  相似文献   
3.
4.
本文记述了我们实验室近三年四次引进野生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越冬代老熟幼虫时,所观察到的玉米螟幼虫寄生性天敌的种类,寄主昆虫与寄生性天敌的部分习性,以及寄生率的统计。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导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在七种人工饲料上饲养的结果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七种饲料对幼虫发育的影响有着明显的差异。以成活率、化蛹率及蛹重为指标,结果证明以饲料G为最好,其他顺序为F、E、B、A、C、D。  相似文献   
6.
甜菜碱、蛋氨酸、胆碱在动物体内蛋白质、氨基酸、脂类和核酸的代谢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且甜菜碱对蛋氨酸、胆碱有一定的节省作用,但是,甜菜碱在体内的含量极微,须额外添加。甜菜碱作为一种新型的饲料添加剂,它与蛋氨酸、胆碱的适宜添加比例是今后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次报道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Guenée(Lepidoptera:Pyralidae)的染色体核型。试验采用了压片法、空气干燥法和HSG显带法,观察并研究了亚洲玉米螟精巢中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五龄中期幼虫是减数分裂观察的最佳时期。染色体单倍体数目n=31,呈大小不等的小棒状或点状,有主缢痕。核型性别不明,性别决定机制不清。文中还对亚洲玉米螟精母细胞分化为精子过程中的各个分裂时期做了描述。  相似文献   
8.
越冬代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的老熟滞育幼虫,由田间引入实验室后,终止滞育发育的历期参差不齐,越冬代成虫羽化早的与晚的相差可达20多天。本实验观察了不同时期羽化的成虫,对其子代的发育有何影响。观察结果表明,早期羽化的成虫其所生之后代,正常化蛹率高,可达61.63%;蛹重也较重,雌蛹重106.33±8.51mg((?)±SE,下同),雄蛹重70.76±5.81mg。中期羽化成虫的后代,各项指标居中,正常化蛹率为59.52%,雌蛹重82.33±8.97mg,雄蛹重61.47±8.88mg。而晚期羽化成虫所生之后代,则正常化蛹率最低,只约50.15%,蛹重也最低,雌蛹重79.88±6.67mg,雄蛹重58.18±6.41mg。性比值(雄/雌)从早期,中期至晚期羽化者的后代由高变低,分别为1.05、0.93和0.89,意义不明,可能是雄虫发育一般早于雌虫之故。从本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人工饲养玉米螟中,引进野生种群时,宜选用早期终止滞育羽化的成虫所产之卵繁衍后代,生命力较强,种群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9.
近几个月来,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号召和鼓舞下,給我們党和政府的各方面的工作提出了許多对于加强党的领导、对于推进社会主义事业有积极意义的批評和建议。但是,资产阶級右派刑这迅速發展着的新的形势作了完全錯误的估計:“天要变了!”“是时候了!”于是,牛鬼蛇神、蝦兵蟹將都出來了。他們乘着群众性批評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继续报道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幼虫对保幼激素类似物敏感期试验的进一步研究结果。在JH-738试验的基础上,继续用ZR-512进行试验观察。由于ZR-512的活性大大超过JH-738,所以出现了一些性质不同的效应,有些效应的性质是一致的,只是效应强度存在着量的差异。本试验的结果表明: (1)玉米螟幼虫对保幼激素类似物的敏感期不是“全或无”式的,而是各龄期均有反应;只是随龄期不同,内源激素的滴度不伺,反应呈现差异。符合Sláma(1971)的结论。(2)JH-738处理早龄幼虫(1—6日龄),出现促育效应(幼虫期缩短)。ZR-512处理早龄幼虫则和处理晚龄幼虫一样,均表现为延育效应。(3)从延育效应的强度看,最大敏感期在末龄早期(11—12日龄)。这与JH-718的处理和Lewis(1973)的结果不同,可能和部分末龄晚期(13—14日龄)幼虫已进入五龄前蛹期停止取食有关。(4)ZR-512处理,同样有增加蛹重的效虚。(5)ZR-512处理使幼虫死亡率增加,正常化蛹率降低,中间体增加。(6)ZR-512处理幼虫对成虫生殖能力的影响,类似于JH—738,不过早期的促进效应更局限于1—2日龄的处理,以后各龄的处理基本上是规律的,是抑制性的影响,使每雌产卵量及每卵块的卵粒数降低。(7)ZR-512处理幼虫,对成虫所产卵孵化率的影响,也和对成虫生殖能力的影响—样,除1—2日龄者外,均表现为抑制性影响,即孵化率降低。而JH-738的促进效应,则可能是由于其活性较低表现出的一种低剂量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