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9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泥沙输移对长江中游水位抬升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通过对长江干流宜昌至汉口河段及与洞庭湖区泥沙输移变化的综合分析,得到了三口分流分沙逐年减少是造成洞庭湖区淤积速率减小和螺山至汉口河段淤积速率增大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长江干流监利至螺山河段水位逐年抬升、洞庭湖区的洪水调节能力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等结论.按照因势利导的治理原则,荆江及洞庭湖的近期治理策略应是淤积围垸减少河道淤积、疏浚河道、加固干堤.  相似文献   
2.
曝气生物流化床处理炼油厂含硫和高氨氮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炼油厂含硫污水因含高浓度的油、COD、硫化物及挥发酚而难于生化降解,催化剂生产中排放的污水因含高浓度的氨氮、盐类、悬浮物质以及低浓度的有机物而成为水处理的难题.本文采用一种曝气生物流化床(ABFT)工艺,对含硫污水和催化剂高氨氮污水的混合污水进行了现场连续试验,结果表明:在混合污水COD为2090mg/L、氨氮为600mg/L、挥发酚为27mg/L和硫化物为154mg/L的情况下,ABFT系统出水COD为95mg/L、氨氮为4.0mg/L、挥发酚为0.30mg/L和硫化物为0.0067mg/L,出水达到了国家污水排放标准一级标准.在处理工艺中,动态氧化和混凝沉淀作为预处理,ABFT反应器采用了合成高分子载体固定化微生物技术,该载体具有大孔网状以及优良的机械强度和化学性能,高效微生物B350通过化学键固定在载体上.克氏定氮法表明,ABFT中生物负载量为32mg/L.试验结果显示:在处理高氨氮污水方面,ABFT工艺比SBR工艺具有更强的优势,同时,ABFT系统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和耐冲击负荷能力.  相似文献   
3.
垃圾渗滤液特点与处理技术比较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分析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特点,对近年来关于渗滤液处理技术研究开发的进展和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并结合国内外的工程实例对各种处理工艺进行了分析与比较,指出了目前各类处理工艺的优缺点,针对渗滤液处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可能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汉江中下游硅藻群落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汉江中下游水体和沉积物硅藻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于2014年春、秋两季对汉江中下游5个监测断面的硅藻群落进行监测。基于18S rRNA 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鉴定结果, 共得到硅藻3纲28目49科111属160种, 其中沉积物硅藻占98.6%。物种丰度显著多于已有研究的结果, 体现了高通量测序技术在硅藻物种鉴定上的优势。水体和沉积物硅藻群落组成和优势种有显著差异, 水体中硅藻优势种为Pinnularia, Cyclotella和Nitzschia, 沉积物中硅藻优势种为Pinnularia, Nitzschia和Navicula。汉江中下游硅藻群落多样性的时空差异明显, 硅藻多样性存在空间异质性, 且沉积物硅藻比水体硅藻多样性丰富; 在季节影响方面, 表现为秋季硅藻物种多样性比春季丰富。总氮、氨氮、硝态氮和总磷等环境因素对硅藻群落组成影响较大, 因此氮磷控制对避免汉江中下游硅藻水华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重力地貌过程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重力地貌过程特点分析的基础上,从地貌学角度出发就重力地貌过程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重点论述了近年来发展的各种理论与方法及遥感GIS技术在重力地貌过程研究中的应用,并对今后重力地貌过程研究的难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基于2013~2015年、2017年在长江武汉段的鱼类监测数据,采用多样性指数和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了该江段的鱼类群落结构.4年共监测到鱼类56种,隶属于7目12科41属;鲤形目共38种,优势十分明显;不同年份间的鱼类物种数差别不大.从食性看,肉食性鱼类多于杂食性鱼类多于植食性鱼类;从栖息水层看,底栖性鱼类多于中上层鱼类多于中下层鱼类;从活动类型看,定居性鱼类占绝对优势.多样性指数年际变化不大,鱼类群落较为稳定.2017年的鱼类规格较2013~2015年有所提升.ABC曲线及W统计表明鱼类群落受到的扰动不大.Cluster分析和NMDS分析表明鱼类群落可以分为两组,但ANOSIM检验表示两组间无明显差异.SIMPER分析表明,2017年适应流水环境的鱼类的丰度有所增加,适应静水、缓流环境的鱼类有所减少.总体上,长江武汉江段的鱼类群落较为稳定,且鱼类规格有增大的趋势.建议强化禁渔措施和人工增殖放流措施,开展渔业资源长期监测,保护长江武汉江段渔业资源,确保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金沙江典型河段浮游藻类的群落结构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于2014年秋季(10 月)在石鼓至宜宾江段布设6 个断面进行浮游藻类群落监测。通过显微镜观察, 共鉴定出浮游藻类6门30属52种, 其中硅藻的物种数、细胞密度和生物量分别占65.38%, 74.07%和80.65%, 是优势门类。浮游藻类总细胞密度和生物量都呈现坝上逐渐降低、坝下逐渐升高的规律, 石鼓最高, 向家坝最低。多样性分析表明, 攀枝花的浮游藻类群落多样性最高, 溪洛渡和向家坝均较低。浮游藻类与环境因子的RDA分析表明, 总氮是影响浮游藻类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优势属现存量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 包括尖针杆藻Synedra acus 和曲壳藻Achnanthes sp.在内的6种硅藻与水位正相关, 与水温负相关, 是适合在低温下生活的藻类, 小环藻Cyclotella sp.则适合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生长。网状空星藻 Coelastrum reticulatum、栅藻Scenedesmussp.、尖尾蓝隐藻Chroomonas acuta 和小环藻Cyclotella sp.的现存量与总氮显著正相关, 能够指示水体中的氮浓度; 近缘桥弯藻Cymbella affinis 和谷皮菱形藻Nitzschia palea的现存量与总磷呈显著正相关, 能够指示水体中的磷浓度。  相似文献   
8.
突发性泥沙灾害危险性快速区划方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突发性泥沙灾害危险性区划是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依据.针对传统区划方法存在周期长、成本高、地域性强、对数据完备性要求高等问题,本文基于快速评估思想提出了突发性泥沙灾害危险性的快速区划方法.该方法在确定区划原则、形式、单元、指标的基础上,通过参照系建立、参照组匹配、邻域估测及邻域合并等步骤进行区域泥沙灾害危险度的判定和区划.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快速、高效、实用的特点,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因资料不足而带来的区划困难,能够更好地服务于防灾减灾工作.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丹江口水库和汉江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ARGs)的污染现状与分布规律, 采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 于2014年春季和秋季分别对丹江口水库及汉江沿程的ARGs多样性进行检测。分别在春秋两季样本中检测出21和19类ARGs, 其中9类ARGs是水体ARGs的主要组成部分。杆菌肽类ARGs是水体中最主要的ARGs, 而β-内酰胺类ARGs在春季丹江口水库陶岔采样点中占比最高。秋季水体各采样点的ARGs组成结构差异比春季小, 通过NMDS和ANOSIM分析发现ARGs的组成存在显著的季节差异, 甲氧苄氨嘧啶类、多粘菌素类和多重耐药类ARGs是具有显著季节差异的ARGs种类。由相关性分析发现13类具有互相显著强相关关系的ARGs, 其中相关性最强的ARGs很可能共存于一种微生物中。此外, 四环素类和氨基糖苷类ARGs可能作为预测水源区中与其共存ARGs相对丰度的指示种类。研究结果可为饮用水源区的水质保护和ARGs 污染防治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生物滤池A/O工艺处理有机废水,着重考察有机物厌氧段的生物强化处理效果.搭建相同的反应器A和B,在同等运行条件下,分别投入微生物菌剂P115和B350.结果表明,反应器A厌氧段对中低浓度易降解有机物去除效果显著,去除效率为85%,较反应器B的去除效率高20%.加入焦化废水后,两系统厌氧段COD的去除效率均降低至40%左右.通过进出水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有机物分子量以及GC-MS分析可知,经过厌氧处理后,出水的紫外分光吸收值降低,有机物分子量减小,多数多环芳烃及少量杂环类化合物降解,难降解有机物在厌氧段能够得到较好降解.通过比较,反应器A厌氧段微生物对有机物去除效果更佳,从而揭示了微生物菌剂P115对于厌氧环境下的菌群结构具有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