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2篇
  2015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是脊椎动物免疫系统中负责抗原呈递的基因家族,其多态性维持机制一直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多种进化动力参与维持MHC的适应性多态,导致物种间的MHC多态性维持机制各有千秋.本文通过检测大熊猫I类MHC的遗传变异,分析外显子和内含子区段的选择效应和重组事件,发现卧龙圈养大熊猫具有较高的环境生存能力,同时揭示平衡选择和重组作用共同驱动大熊猫I类MHC基因的变异能力.  相似文献   
2.
动物先天性免疫系统是病原入侵后遇到的第一道防线,而防御素是先天性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鸟类是传染性病原的重要宿主,其防御素基因的解析有助于阐明鸟类先天性免疫系统的防御机制.然而,有关鸟类防御素基因的研究却鲜见报道.本文解析了红腹锦鸡(鸡形目)和画眉(雀形目)两物种的95和177 kb的防御素基因家族,并结合已有的家鸡(鸡形目)和珍珠鸟(雀形目)防御素基因进行了比较基因组分析,发现鸟类防御素的基因组结构存在世系特异性;鸡形目的红腹锦鸡和家鸡的防御素基因较少,但雀形目的画眉和珍珠鸟的防御素基因却显著膨胀.进一步的组织特异性表达结果表明,雀形目中被特异复制的防御素基因主要表达在上下呼吸道、舌头和脾脏,有助于降低鸣禽呼吸系统的疾病易感性.而且,特异性膨胀的防御素基因特异地在鸣禽的呼吸系统表达,提示防御素基因的膨胀与其鸣唱这一生物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3.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的家庭网络: 当代基因流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福尔马林固定的粪便材料、寡核苷酸指纹技术以及SRY基因的性别判定技术, 构建了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的家庭网络图, 同时对当代基因流(个体迁移)进行了评估. 从124份粪便样品中, 鉴定出37只大熊猫(22只雌性和15只雄性). 通过分析这些个体的家庭关系, 获得如下主要结果: (ⅰ) 一级亲戚间的遗传相似性为50%~90%, 无关个体间的相似性高达77%, 说明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的大熊猫整体具有很高的遗传相似性; (ⅱ) 鉴定了15对已繁殖过的大熊猫, 发现其中5对是高度近亲繁殖, 提示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的大熊猫近亲繁殖现象较为严重; (ⅲ) 发现4对繁殖大熊猫和5个子代呈远距离迁移, 表明保护区内的栖息地是整体相连的; (ⅳ) 有4对全胞兄妹(均为雌雄对)的扩散距离很近, 且彼此交配繁殖了高度近交的子代, 反映了长距离迁移对于避免近亲繁殖是非常重要的; (ⅴ) 共有17只成年大熊猫为短或中等距离扩散, 并在景观上被分为3个群组, 提示有必要进一步开展栖息地的质量调查, 查明保护区内是否存在着某种因素, 阻碍了大熊猫的远距离迁移扩散, 从而导致近亲繁殖, 威胁大熊猫的生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