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3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7 毫秒
1.
神经诱导机制是当今发育神经生物学领域中一个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之一.对神经诱导的认知历程做了简要回顾,列举了近年来的观点对经典观点提出的挑战,综述了参与神经诱导的BMP、Follistatin、Chorclin、Shh、Activins FGFs和Noggin等因子的诱导机制,了解这些因子的功能对解决部分医学及胚胎学问题有很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甘肃天祝县夏玛林区的蝶类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记述天祝县夏玛林区的蝶类36种,隶属于6科21属,其中4科5种为甘肃省新记录。  相似文献   
3.
口语交际是交际主体在一定口语情境中相互传递信息和分享信息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和沟通情感的基本手段,它是说话的一种特殊形式.口语交际课要努力寻找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有话可说.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这种言语交际活动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就无法进行.口语交际必须要有面对面的交际对象,构成直接的交际关系.交际主体和交际对象之间的互动过程就成为交际的路径,没有互动就没有交际.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鱼类视网膜-顶盖系统的研究概况,包括视网膜、视神经和顶盖的组织结构特点;同时介绍了损伤视神经引起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变化及其跨神经元的影响;最后综述了视神经再生与神经传入活性、相邻神经纤维间的相互作用及靶区选择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SiC多孔陶瓷的高温烧结制备状况,选择以聚碳硅烷为先驱体及枇杷为模板低温烧结制备SiC多孔陶瓷。分析炭化和不同浓度PCS有机浆料对SiC多孔陶瓷体积密度和线收缩率的影响,再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和分析SiC多孔陶瓷的表面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在1000℃低温下成功烧出具有枇杷结构的SiC多孔陶瓷,且未炭化和炭化模板的线收缩率均大于原模板,PCS含量为10%加炭化烧结的模板体积密度最大。  相似文献   
6.
郁伟中  史航  高岚  李兴中 《科学通报》1998,43(2):158-163
用气态充氢的办法向钯中充氢 ,最大含氢量达到 0 .734(原子比 ) .通过研究正电子湮没寿命谱发现钯金属在高氢含量下 ,在充氢产生缺陷和使晶格膨胀的同时 ,样品中的H会通过Pd原子影响到正电子的湮没寿命 ,使曲线出现较复杂的变化 .  相似文献   
7.
高岚 《海峡科学》2008,(5):88-89,95
语文是发展学生情思的学科,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场所,增强语文课堂活力就需要良好的师生互动.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个网络时代。无e不欢,无”网”不利。这边,电子商务摇旗呐喊,新鲜的泡沫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斑斓;那边,网络市场正扶摇直上,网络设备制造商大喜过望。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无可选择地把21世纪带进网络时代,在这个时代里,通信和网络技术将决定信息产业的发展方向,网络无孔不入,并逐渐引导和改变企业的商务形态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在专业化、规模化供应的大旗下,对IEP(网络设备供应商)产生  相似文献   
9.
以花背蟾蜍后肢芽期蝌蚪为材料,摘除其左眼晶状体,在不同时期断头固定,石蜡连续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观察,以探究晶状体再生的组织来源及其再生机制.结果表明,花背蟾蜍蝌蚪具有再生晶状体的能力,是由虹膜背缘的上皮细胞去分化再生而成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庆地区阳性植物黄栌的光合和呈色特性对当地阴雨天气的响应,为黄栌人工抚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黄栌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4—11月定期监测(避开雨天)自然条件下控根容器内种植的4年生黄栌的光合特性、叶片色素含量、叶色参数等,并与2018年所测数据进行比较;收集2016—2019年重庆市气象数据,分析重庆地区2019年阴雨天气占比、降水量、日照时间、相对湿度等特征与2016—2018年的差异性,了解气象因子与黄栌叶片光合、呈色特性间的相关关系。【结果】2019年4—11月(黄栌生长期),重庆遭遇罕见的连绵阴雨天气,监测期超过半数时间为阴雨天气。相比2016—2018年,2019年日照时间减少10%~25%,最大日降水量增加30%~37%,平均降水量增加12.5%~25.0%,平均气温(Q)降低1%~2%。高湿、多雨、寡日照环境不利于黄栌光合色素合成,导致其净光合速率(Pn)降低,叶片呈色质量较差。相关性分析表明:Pn与日照时间(SD)和Q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光合有效辐射(PAR)显著正相关(P<0.05),与日降水量≥0.1 mm天数(DPD)极显著负相关(P<0.01);蒸腾速率(Tr)与SD和Q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PAR显著正相关(P<0.05),与DPD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大气CO2浓度(Ca)显著负相关(P<0.05)。叶绿素a(Chla)含量与Q显著正相关(P<0.05);花青素含量与DPD显著负相关(P<0.05)。叶色亮度(L*)与叶绿素b(Chlb)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Chla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红/绿属性色相(a*)与Chla、Chlb含量极显著负相关(P<0.01);其他色素含量与叶色参数间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a*TrPn、气孔导度(Gs)极显著负相关(P<0.01);黄/蓝属性色相(b*)与TrPnGs极显著负相关(P<0.01);彩度(C*)与TrPn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Gs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在2019年4—11月的连绵阴雨天气条件下,重庆地区黄栌表观量子效率(AQY)和Pn降低,利用弱光的能力和叶片呈色质量较差,但具有较宽的CO2生态利用幅度与光照耐受范围,叶片Chlb含量的增加提高了对散射光的利用能力,从而增强对连绵阴雨天气的适应与耐受能力。研究结果可为我国黄栌引种栽培及科学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