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8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LL-37 hCAP-18是一种重要的多功能免疫分子.为探讨hCAP-18在基因治疗中的可行性,应用RT-PCR技术从人白血病细胞系J6-1细胞总RNA中成功扩增出560bp的hCAP-18基因编码区cDNA序列,构建了hCAP-18重组表达质粒phCAP-18.采用脂质体法将质粒phCAP-18瞬时转染COS-7细胞,Westernblot证实,hCAP-18能在COS-7细胞中表达.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用植物生物反应器生产LL-37的可行性,利用DNA重组技术将LL-37与植物病程相关蛋白信号肽基因融合,经测序证实序列和阅读框正确后,连接到质粒pBin438上,构建含LL-37 cDNA植物分泌型表达载体pBin/LL-37.通过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ce)介叶盘法转化烟草(Nicotiana tobacum.NC-89).用PCR和Western blot对转化植株进行分子鉴定.80%转基因植株表达重组LL-37多肽.T0代转基因烟草的蛋白粗提物有抑制Staphylococcus aureus和Escherichia coli生长的活性.LL-37基因在转基因烟草中成功表达,提示用植物表达系统生产活性LL-37蛋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尿素和硼及生长调节剂对荔枝花粉萌发与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25度条件下,在荔枝花粉萌发培养基上添加0.1%-0.4%的尿素,0.1-1.5%的硼酸及0.1-1.0mg.L^-1的萘乙酸均不同程度地促进花粉萌发与花粉管生,5-50mg.L^-1乙烯对花粉的萌发与花粉管生长则有抑制作用,抑制程度与其浓度呈正相关,在1-5mg.L^-1的BA下,花粉萌发率下降,但花粉管生长受促,25mg.L^-1BA可显著抑制花粉的萌花与生长,三个荔枝品种花粉萌发对温度较敏感,18度时不萌发。  相似文献   
4.
通过测定不同的2,4-D浓度对番茄种子出芽率,无菌苗株高,胚轴直径以及对根长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2,4-D处理蒌0.5mg/L时种子出芽率最高,随着2,4-D的增高,株高及根长受抑制,而胚轴的直径却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变粗。  相似文献   
5.
采用骨髓细胞空气干燥法,对采自海南省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海南产锯腿小树蛙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其二倍体染色体数为2n=26,FN=52.No.7短臂部有一个次缢痕.雌雄个体均未发现异型性染色体.与云南产锯腿小树蛙进行染色体核型比较分析,发现sm的数目、次缢痕的位置有所不同,这显示其核型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Rb和P53均为抑癌基因,Rb全长大约200kb,定位于人13号染色体的13p14.1,它所编码的105kD磷酸蛋白参与细胞周期的调控,调控细胞增值。而P53全长16-20kb,定位于人17号染色体的17p13.1,它所编码的53KD磷酸蛋白可通过调控CIPI基因表达而调控细胞生长。在很多肿瘤中已发现Rb和P53基因的突变与缺失,揭示了这两种基因与肿瘤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几种微量物质对荔枝花粉萌发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中将海南的3个荔枝优良品种:榆林丁香、牛心蕊、南岛丁香的成熟花粉分别播种于添加不同浓度尿素、萘乙酸和硼花粉萌发培养基上,在25℃和18℃两个温度条件下进行培养2h,结果表明,在25℃条件下,这3种物质对在不荔枝花粉萌发以及生长均有促进作用,其作用效果为尿素(0.4)>硼酸(0.1)>萘乙酸(0.1),在18℃条件下,都不萌发。  相似文献   
8.
2—4D对番茄无菌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不同的2,4-D浓度对番茄种子出芽率,无菌苗株高,胚轴直径以及对根长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2,4-D处理浓度为0.5mg/L时种子出芽率最高,随着2,4-D浓度的增高,株高及株长受抑制,而胚轴的直径却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变粗。  相似文献   
9.
海南槟榔常见品种果实性状及三大营养成分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采集到的海南槟榔的不同品种进行分类编号,对它们果皮和果核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进行了研究.分别采用蒽酮比色法、索氏脂肪抽提称重法和凯氏定氮法测定可溶性糖、粗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结果表明:5个编号的品种果皮和果核在粗脂肪含量上全部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当把5个编号的品种分成长蒂种、短蒂种两类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时,则两者果皮的可溶性糖含量及果核的粗脂肪含量差异极其显著;将3种长蒂种进行多重比较,它们的果皮和果核的粗脂肪含量均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或显著水平;两个短蒂种差异显著性检验的结果是果核的粗脂肪含量和果皮蛋白质含量有极显著差异.海南槟榔不同品种的果皮和果核在粗脂肪含量上有极显著差异性.3个不同长蒂种之间可据它们粗脂肪含量不同作为鉴定依据.海南槟榔不同品种三大营养成分含量与其槟榔碱含量均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不同海南粗榧种群核型及其变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核型分析和巢式方差等级分析等技术对分布于海南的海南粗榧5个种群染色体水平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坝王岭种群、尖峰岭种群、卡法岭种群、黎母岭种群和吊罗山种群核型公式分别为:2n=2x=24=16m+6msm+2sm(2SAT)、2n=2x=24=16m+6msm+2sm(2SAT)、2n=2x=24=18m+4msm+2sm(2SAT)、2n=2x+24=20m+2msm+2sm(2SAT)和2n=2x=24=18m+4msm+2sm;2)相对长度变异最高的为第5对染色体(90.35%),最低的为第10对染色体(24.54%);臂比变异最高的为第4对染色体(86.54%),变异最低的为第12对染色体(40.228%);3)虽然海南粗榧不同种群核型表现出一定差异,但是其间差异不显著,都为较原始的2A型;4)无论是相对长度还是臂比,种群内的变异量总是远远超过种群间的变异量;其中坝王岭种群和吊罗山种群间的变异其相对长度和臂比都是最高的,坝王岭和卡法岭种群、卡法岭和吊罗山种群的变异最低;5个地点海南粗榧种群间的VST值平均为10%,即在常规染色体的遗传变异中,平均只有10%的变异来自于种群间,而大部分变异(约90%)来自于种群内的个体和细胞间.这样的分化系数表明在海南粗榧种群间进行着频繁的基因交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