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2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三种不同变质程度煤中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云、贵、川地区煤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测定这三种不同变质程度煤中微量元素含量,分析了三种煤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并进行对比,其结论对于研究煤中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控制煤中微量元素对环境的影响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新生界第四含水层"四含"对于第一水平上覆安全煤岩柱留设类型的问题,通过钻探、岩芯取样、土工试验、X-射线衍射、电镜扫描半定量分析、抽(注)水试验等方法手段,研究了孙疃矿7211工作面松散层底部第四含水层"四含"岩性特征、矿物成分及其厚度分布和富水性特征,依据《煤矿防治水规定》及抽水试验结果,分析得出了7211工作面"四含"为"弱富水性"含水层类型,需留设防砂安全煤岩柱的结论。探明和正确评价工作面松散层底部"四含"的富水性特征,对于确定留设安全煤岩柱类型,提高煤炭资源的回采率,充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为矿井实现持续正常的安全生产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石炭系太原组灰岩(简称“太灰”)地下水是潘集矿区煤层开采主要的充水水源之一。本研究收集了潘集矿区矿井水质数据,从地下水化学成分形成的角度,综合运用水化学含量指标分析、Piper三线图、离子组合比分析及相关性分析对潘集矿区石炭系太灰地下水进行水文地球化学类型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石炭系太灰水中阳离子主要为Na+与Ca2+,阴离子主要为HCO3-与SO42-。石炭系太灰地下水中发生的水岩相互作用主要包括碳酸盐和硅酸盐的溶滤溶解作用及Ca2+与Na+阳离子的交替吸附作用。研究结果可为潘谢地区地下水资源保护和煤炭开采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由于GOCAD软件具有强大的建模功能,能方便快捷地建立出复杂的地质体,但未能提供数值模拟。FLAC3D只能靠键入式输入命令进行建模,工程量大、易出错,但其强大的数值分析功能刚好弥补GOCAD的不足。GOCAD导出的模型文件格式不能直接被FLAC3D软件识别,要用程序语言编写从GOCAD转换到FLAC3D的接口程序,从而实现二者的转换。利用Matlab以及C++语言来编写转换接口程序,完成二者六面体网格信息的转换,从而实现三维地质模型在FLAC3D的快速简便建模。该方法简单实用,被广泛应用于地质工程、地球物理勘探、矿业开发、水利工程中。  相似文献   
5.
本文系统地讨论了茅口期沉积层的发育特征,确定了茅口期地层顶、底及亚期界线.以单因素图件为基础,结合其它成因标志,编制了茅口早亚期和晚亚期岩相古地理图,由此可以看出茅口期的岩相古地理特征及其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6.
7.
为了解矿区塌陷水体的污染情况,以潘集采煤塌陷水体为研究对象,通过ARCGIS软件中的空间插值模块,对潘集水体中的总氮、总磷进行插值分析,得到潘集塌陷水体总氮和总磷的最佳空间插值分布图,并检验了插值预测精度。从插值图中,分析得出总氮、总磷的最高质量浓度出现在泥河入口处,分别为13.373 mg/L和3.000 mg/L。建立了基于GIS的多因子综合污染评价方法,并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分别对塌陷水体进行评价,得出基于GIS的多因子综合污染评价方法结果为5、4级;而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结果为五级。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矿区塌陷水体的水质污染特征及规律,结合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运用营养状态综合指数法及基于ARCGIS的空间差值分析法对淮南矿业集团谢桥矿塌陷塘水质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矿区塌陷塘水质pH值呈弱碱性,透明度较低,BOD5、CODMn指标含量较高;用营养状态综合指数法对塌陷塘水质富营养化进行了评价,其污染级别为轻度富营养;运用ARCGIS的空间分析模块,利用总磷、总氮、BOD5、CODMn4个因子的空间插值栅格图建立多因子综合污染模型进行综合评价,得出水体综合水质标准处于地表水Ⅲ类到Ⅳ类之间,水质有待改善。本研究结果为塌陷塘水体水质监管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新庄孜煤矿位于淮南市西部,八公山东麓,蔡家洼与毕家岗一带,西北延续至山王集大断层,与二道河勘探区遥望。井田横跨淮河南北两岸,井田范围为宽广的山前平原,西北与李咀孜矿接界,东南与谢一矿毗邻,为八公山煤田组成部分之一。井田南北走向长5.40km,东西倾斜宽3.75km,面积17.7861km2。矿井主要可采煤层有C13,C11b,B10,B8,B7a,B6,B4,A1。煤层结构复杂。一、新庄孜矿区地下水系统矿区地下水系统包括新生界第四系中部砂层含水层(组)、煤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洛帕金~韦甫斯法对鲁西南地区构造史、沉积埋藏史和石炭二叠纪煤层的热演化史作了三位一体的详细研究,提出了煤系形成后经历了四次构造演化阶段,建立了三种沉积埋藏模式,并依次恢复了其古地温,最后,在建立地质模型和温度模型的基础上,论述了煤的变质演化,得出了煤变质的三个演化时期和各个煤质分区的主要增进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