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15篇
综合类   6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分别利用Langmuir、Freundlich和Fritz-Schlunder3种等温吸附平衡关系,对粒内细孔扩散控制时的搅拌槽液相吸附动力学过程进行了数学模拟研究,同时指出:日本学者铃木基之和河添帮太朗等人在应用单点拟合法确定粒内有效细孔扩散系数Dp时,将无因次吸附时间等于10视为吸附平衡时间是不合理的,并对此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修正意见.  相似文献   
2.
蔡德陵 《科学通报》2001,46(Z1):16-23
利用1998年5月航次中所采集的南黄海海域7个断面、67个站位、5个层次的284个悬浮体样品和64个底质沉积物样品, 分析测定了样品的悬浮体浓度和悬浮体与底质沉积物中的有机碳稳定同位素组成, 以研究悬浮体和沉积物的物质来源和运移过程. 由悬浮体浓度和颗粒有机碳δ 13C值的分布特征分析得出了南黄海沉积物搬运的主要格局. 由此格局可以认定, 在陆源物质向南黄海中部深水区的输送过程中底层起着比表层更为重要的作用. 黄海环流是决定南黄海沉积物搬运格局的一个重要控制因素. 由沉积有机质的碳同位素信号证实, 山东水下三角洲高沉积速率沉积物的主要物质来源是现代黄河物质. 在南黄海深水区的陆源沉积物主要来自废黄河物质和现代黄河物质, 现代长江物质所占比例相对较少. 来自朝鲜半岛的陆源物质其数量和影响范围都是有限的. 由悬浮体和碳稳定同位素得出的结论得到了另一个独立的物源指示剂——多环芳烃的进一步证明.  相似文献   
3.
刘卫国 《广东科技》2012,21(23):168-169
通过中梁山矿区北矿井揭露的地质构造,分析构造运动发展的变化规律。中梁山矿区受到三次构造运动的影响;入字型构造在矿区内普遍存在,平面上在主干断层附近38m内密度大,对生产影响严重;褶皱对回采生产影响较小,但易发生高浓度瓦斯涌出,给石门揭煤造成重大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4.
介绍钢壳陶瓷涂层排气道气缸盖部分中试关键技术研究结果:2mm厚薄壁异形钢壳模具CAD/CAM,钢壳和气缸盖的铸造工艺,BF8L513风冷增压柴油机装用该种气缸盖后功率提高9.4%(油量增加9.4%),最大扭矩与原机缸盖相同,缸盖平均温度在标定工况时降低5.6℃,最大扭矩工况时降低1.9℃,该种气缸盖顺利通过1000h全速全负荷可靠性试验,500h变工况热冲击可靠性试验和50000km装车道路试验,已达到整机使用的可靠性要求,研制的工装设备超过年产4000件该种气缸盖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黄土高原地区C4/C3植物相对丰度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曾被广泛地争论,主要是由于对该区域现代C4/C3植被分布的空间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缺乏深入认识.本文总结了前人对黄土高原中部和东南部剖面的δ13Csom研究结果,并增加2个西北部剖面的δ13Csom结果,结合现代气象数据和表土δ13Csom变化特征,从空间变化讨论黄土高原地区C4/C3植被分布特征及驱动因素.末次冰期以来,西北部的古浪和靖远剖面主要发育C3植被,而中部和东南部的剖面则为C3-C4植被混合的特征,且C4植被含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我们认为晚冰期以来,黄土高原地区的温度逐渐升高并达到C4植被生长的温度"阈值",同时大气CO2浓度也处在适宜C4植被生产的低浓度范畴,则夏季降水的梯度变化应该是控制全新世和现代黄土高原东西部植被类型变化的主要因素,并同样存在一个影响C4植被生长的降水"阈值",进一步通过现代夏季降水量对全新世C4植被扩张时期的夏季降水量进行定量恢复,我们发现,无论在全新世还是现代,当夏季降水超过360 mm时,C4植被会发生明显的扩张,而现代的360 mm降水线较全新世向东南方向偏移.  相似文献   
6.
从社会文化角度分析数学对象及其意义的相对性,主张数学对象的意义应是主体基于原型情境问题所进行的有意义实践,依赖于不同主体的表征形式及主体间的交流状况.由此明确数学理解应是主体有意义地存在于数学课堂的方式,既是主体领会数学对象及其意义的行为,又是主体认识自己、建构自我身份的活动.阐述了数学教与学过程中的数学理解分析必须把握个体主体和共同体主体的辩证关系,情境问题的抽样特征和有意义实践的意图性.  相似文献   
7.
光热多孔材料是太阳能海水淡化应用的关键所在,受生物质天然多孔互联结构的启发,通过冷冻干燥和高温碳化工艺制备具有三维互联孔道结构的生物质碳基蒸发器,研究其微结构特征、水输送和蒸发性能以及三维结构对材料蒸发性能的增强作用。结果表明:该蒸发器具有高度互联的孔道结构和高达95.5%太阳光吸收率,在太阳光下实现了1.71 kg/(m2·h)的蒸发速率和89%的光热转换效率,可以有效蒸发和淡化海水。此外,在三维结构特征下,实现了高达2.65 kg/(m2·h)的蒸发速率,三维结构有效提升了材料的蒸发性能,显示了优异的太阳能蒸发/脱盐效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光学加工中碳化硅表面质量精度低和难于加工的特点,提出用磁流变直接加工碳化硅表面的工艺流程。采用自行研制的磁流变抛光机对Φ40×2mm的6H-SiC进行了抛光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直径为40mm的碳化硅材料圆柱体,硅面经过20min的磁流变粗抛,表面粗糙度Ra提升至5.9nm,亚表面破坏层深度降至35.764nm,经过磁流变精抛和超精抛,表面粗糙度最终提升至0.5nm,亚表面破坏层深度降至1.4893nm,表面变得非常平坦,无划痕。由此表明,所采用的工艺流程可以实现碳化硅表面的纳米级抛光和非常小的亚表面破坏层深度。  相似文献   
9.
针对一类采用有限能量供电的新型航空电驱动系统,研究系统的最小损耗电流控制及母线电压直接前馈控制问题。提出一种考虑电机铁损的永磁同步电机(PMSM)Γ型等效电路模型,推导满足电机电磁损耗最小的励磁电流表达式。电机转子磁链定向控制,在dq轴电流解耦控制中引入dq轴电流近似表达式。同时,针对电源电压跌落现象,在逆变器空间矢量调制算法中引入母线电压的实时检测值。基于dSPACE半物理仿真实验平台,研制成功航空电驱动系统地面半物理仿真实验系统,给出了系统结构设计及基于MATLAB/SIMULINK的实时控制系统模型。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最小损耗电流控制及母线电压直接前馈可以扩宽PMSM高效运行范围,有效抑制电源电压扰动对系统的影响。
Abstract:
A loss minimization current control (LMC) and DC bus voltage feedforward control for a novel aero electric propulsion system with limited power supply were researched. The optimal magnetizing current expression was derived from a Γ equivalent circuit,with taking the iron losses of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PMSM) into account. Adapting rotor field oriented control,the d and q_axis decoupling current control was designed based on an approximate expression of d and q_axis current. As the output voltage sag of battery packs,the sampled value of DC bus voltage was used in the space vector modulation generation algorithm. Hardware-in-loop (HIL) simulation system for this electric propulsion system,based on dSPACE is constructed and the HIL system structure design and real time control module under MATLAB/Simulink were proposed. A variety of experiments was carried out. And experiments result shows that LMC can extend the PMSM operation area with high efficiency as well as restrain the influence caused by the DC bus voltage sags.  相似文献   
10.
入侵检测系统作为防火墙等技术的有效补充被广泛应用于实际当中,而传统的入侵检测系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基于移动代理的入侵检测技术成为了分布式入侵检测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分析了现有的入侵检测系统的不足,引入移动代理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层次模型入侵检测系统结构,以提高对可疑行为的分析和响应,有效地应对分布式入侵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