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2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从开展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的必要性、可行性,探讨开展状态检修的管理思路、技术手段、软硬件支持、实施方法等,为设备检修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依托苏州地铁3号线金鸡湖西站至东方之门站区间下穿1号线工程,为防止3号线下穿1号线引起1号线轨道下沉,减少沉降对车辆运营的安全影响,提出了加装防脱护轨和行车控制的保护措施,并给出了防脱护轨加装范围及其详细的安装工艺,经现场监测验证了技术的可行性,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的唯一办法,术后需要接受长期的免疫抑制治疗,但无法有效阻止移植后排斥反应的发生。小鼠心脏移植模型是研究移植免疫学的重要方法,在小鼠心脏移植后给予免疫抑制剂治疗,能够延长心脏同种异体移植物的存活,但同时发现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具有严重的不良反应。本文将对小鼠心脏移植后采取的不同的免疫抑制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5.
为满足车辆底部爆炸冲击防护需求,仿真分析爆炸冲击作用下单层纵向、横向布置蜂窝夹层结构与1.5层、双层横向布置蜂窝夹层结构的防护性能,对比分析不同蜂窝结构的压缩变形、吸能、车身地板加速度和假人小腿垂直方向受力,并对双层横向布置蜂窝夹层结构进行试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横向布置蜂窝夹层结构吸能性能较好,纵向布置蜂窝夹层结构刚度和强度较好,双层蜂窝夹层结构抗冲击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6.
去混叠技术是图像处理领域重要的方法之一。目前的去混叠算法多数都是在空间域进行的,因此它们都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图像的频域成分混合是产生混叠的根本原因,而其在空间域所造成的视觉失真,仅是一种表现。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成像机理分析的去混叠算法,改变了现有算法仅从空间域角度解决混叠的现状。该方法在从成像机理角度分析混叠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利用分形技术对图像所丢失的高频信息进行了补偿,从而实现混叠去除。实验结果表明,算法不仅能够在空间域上消除混叠给视觉带来的影响,而且能够在频域上,更多的恢复高频成分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8.
凡是较多接触过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人,都可以明确地感受到:在我们这一大宗极其丰富极其绚丽的文学遗产中,绝大部分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后起的小说、戏曲等叙事性文学作品是如此,作为几千年文坛正宗的诗、文、词、赋等抒情性文学作品更是如此。就思想内容而论,或抒亡国之痛,或忧民生之苦,或叹身家之难,或嗟命运之穷,或伤壮志之难酬,或恨好景之难再:凡此种种,不可胜算;就艺术风格而言,或悲凉慷慨,或悲壮沉郁,或悲  相似文献   
9.
研究松辽盆地北部肇州区块内下白垩统沙河子组致密储层特征,总结其形成的主控因素。通过对肇州区块沙河子组储层物性、岩石薄片、扫描电镜以及压汞实验资料的分析研究,认为沙河子组致密砂岩层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孔隙式钙质胶结物与泥质杂基构成其主体填隙物,储集空间类型表现为“少见原生孔、多见次生孔、可见微裂缝、偶见晶间孔”的特征,“微孔微喉”的孔喉结构特征抑制了储层物性的改善。实测物性数据表明目的层段砂岩属典型的超致密储层,运用“频率分布函数法”对比产气层和干层的物性,认为有效储层的物性下限是:孔隙度为3.5%,渗透率为0.053×10-3μm2。有效储层的分布受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和构造活动3方面共同控制,主控因素可以归结为“沉积主导、压实主控、胶结增密、溶蚀添孔、裂缝改渗”,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通过减小孔隙空间及填充喉道对储层物性起破坏作用;溶蚀作用通过产生次生溶孔对储层物性起建设性作用;构造活动产生的微裂缝对储层渗透率起改善作用。纵向上,SQ3段处于储层次生孔隙发育带,是有利储层主要发育层段,SQ2次之;平面上,西部扇三角洲前缘亚相为最有利储层发育区,东部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次之。  相似文献   
10.
魏然 《海峡科学》2012,(6):81-82
网络盛传“被”时代的来临,一系列“被”事件折射出公信力危机的同时,也提醒新闻媒体应准确定位,一方面要提高真假甄别能力,避免参与制造“被”事件;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被”事件中的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通过新闻真实性打造社会诚信及媒体公信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